1.炎黄二帝生活的时期,距今大概多少年?
A.3500年 B.4000年 C.4500年 D.5000年
2.尧年老之后让位给舜,舜之后又让位给禹,在历史上这种制度称为:
A.世袭制 B.禅让制 C.选举制 D.终身制
3.中国历史上所说的“三代”是指哪三个朝代?
A.辽、宋、金 B.秦、汉、晋 C.夏、商、周 D.元、明、清
4.《史记》载,夏桀“召汤而囚之夏台”,这说明夏朝:①已经建立了奴隶制国家机器;②维护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③出现了“天下为家”的趋势;④是奴隶制国家对奴隶实行专政。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③④
5.先后辅佐周武王灭商,周成王治国,并且制作礼乐,天下大治的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儒学的奠基人,被称为“元圣”的是谁?
A.周公 B.姜子牙 C.伊尹 D.孔子
6.“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三省六部
7.春秋时期,最早称霸的是:
A.齐桓公 B.晋文公 C.秦穆公 D.楚庄王
8.战国时期中国思想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景象,其根本原因是:
A.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思想比较活跃,善于思考。
B.战国时期社会出现大变革,为“百家争鸣”现象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C.王室衰微,思想控制不力。
D.封建政府的大力提倡。
9.“卧薪尝胆”这个历史故事的主角是:
A.齐桓公 B.吴王夫差 C.越王勾践 D.范蠡
10.战国七雄中,东临大海,在今天山东一带的国家是:
A.齐国 B.楚国 C.赵国 D.燕国
11.“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与这一思想观念相对应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
A.商朝的内外服制度 B.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
C.秦汉的郡县制 D.西周的分封制
12.战国时代,秦国的领土主要在今天的:
A.陕西 B.河北 C.山东 D.河南
13.下列哪项不属于秦始皇的功绩?
A.车同轨,书同文 B.统一货币、度量衡
C.创立太学培养人才 D.建立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
14.陆贾在《新语》一书中指出:“古今帝王成败之道,最根本的一条是能否得民”,因此汉初统治者吸取秦暴政而亡的教训,决定:
A.“削藩”与“推恩”,加强中央集权 B.限制商业,奖励农耕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顺应民心,休养生息
15.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是:
A.刘向《战国策》 B.班固《汉书》
C.司马光《资治通鉴》 D.司马迁《史记》
16.我国第一部断代体史书的作者和书名为:
A.班固《汉书》 B.司马迁《史记》
C.司马光《资治通鉴》 D.刘向《战国策》
17.《三国志》的编写者是:
A.罗贯中 B.裴松之 C.陈寿 D.班固
18.历史上首次开通西域,在发动对匈奴战争的同时,促进开辟丝绸之路的皇帝是:
A.秦始皇 B.汉高祖 C.唐太宗 D.汉武帝
19.张骞通西域产生的最深远的历史影响是:
A.击败了匈奴,使内地社会安定 B.中央政府加强了对边疆的管辖
C.开辟了“丝绸之路” D.促使“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20.公元184年,张角起义,随同起义的还有他的弟弟张宝、张梁,在历史上被叫做“黄巾起义”。黄巾军中,“人公将军”指的是:
A.张角 B.张宝 C.张梁 D.洪秀全
21.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推行郡县制,“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其主要意义在于:
A.有利于社会的安定 B.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C.有利于消除地方割据 D.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22.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的标志是:
A.铁农具的使用 B.牛耕的出现
C.灌溉事业的发展 D.精耕细作的农业模式的形成
23.以下各项最能够体现古代中国封建社会经济根本特征的是:
A.“工商食官” B.“精耕细作”
C.“工商皆本” D.“男耕女织”
24.从西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时期“为田开阡陌封疆”,这直接反映了:
A.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B.分封制瓦解
C.土地所有制的变化 D.社会性质的变化
25.从秦代到清代,在各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A.地主土地私有制 B.贵族土地私有制
C.君主土地私有制 D.自耕农土地私有制
26.下列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主张中,反映了当时社会发展趋势的是:
A.克己复礼 B.兼爱非攻 C.中央集权 D.无为而治
27.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观点实质上反映了:
A.统治阶级的利益 B.不同阶级阶层的利益
C.知识分子的不同认识 D.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28.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面临着技术进步与战争灾难、经济发展与道德沦丧等并存问题。早在1988年,世界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集会上发表宣言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退回2540年,去汲取孔子的智慧。”此中“智慧”是指:
A.“兼爱”和“尚贤” B.“仁”和“德治”
C.“克己复礼” D.“有教无类”
29.继孔孟之后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儒学思想家是:
A.汉代董仲舒 B.北宋二程 C.南宋朱熹 D.明代王守仁
30.“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反映的思想内核是:
A.存天理,灭人欲 B.格物致知 C.致良知 D.发明本心
31.运用所掌握的历史知识判断,以岳飞、文天祥为代表的中国古代英雄的价值观来自于:
A.儒家思想 B.法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墨家思想
32.战国时期诸侯争霸,而秦国经过改革异军突起,那么是谁在这次改革变法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A.范雎 B.张仪 C.李斯 D.商鞅
33.提出“伐夏救民”的主张,并且得到汤重用为相,辅佐汤灭夏,建立商朝。史载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著名贤相是谁?
A.周公 B.伊尹 C.姜子牙 D.比干
34.为了博得褒姒一笑,竟然点燃烽火向诸侯求援,上演“烽火戏诸侯”闹剧的是:
A.周平王 B.周武王 C.周文王 D.周幽王
35.辅佐越王勾践二十多年,帮助勾践灭吴,一雪前耻。后辞官归隐,定居于陶,被人称为“陶朱公”的是:
A.文种 B.伯嚭 C.范蠡 D.夫差
3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战国七雄的是:
A.齐国、秦国 B.魏国、楚国 C.晋国、鲁国 D.赵国、燕国
37.以“徙木立信”为秦国立法,后又在秦国变法19年,让秦国得以富强的人是:
A.李斯 B.吕不韦 C.商鞅 D.公子虔
38.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空前活跃,学派林立,百家争鸣。统一六国以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推行思想文化专制,引发了焚书坑儒事件,给中华文化带来了难以弥补的重大损失。当时在位的皇帝是:
A.秦二世 B.秦始皇 C.刘邦 D.项羽
39.唐代杜甫写道:“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这首诗是谁一生的传神写照?
A.诸葛亮 B.刘备 C.曹操 D.周瑜
40.一生以谏诤为己任,前后向唐太宗进谏达200多次,大至朝廷大政方针,小至皇帝生活私事,匡正了唐太宗的许多失误,对出现“贞观之治”的局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被唐太宗比喻为自己的一面镜子。此人是:
A.杜如晦 B.房玄龄 C.魏征 D.姚崇
41.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完善了自秦以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其积极意义在于:
A.解决了中央和地方的矛盾 B.有利于选拔人才,保证政治清明
C.加强了皇权 D.提高了政府的工作效率
42.唐朝的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常常同时有七八个宰相议政,封建皇帝这样做的目的是:
A.完善中央集权 B.分散相权,加强皇权
C.减少决策失误 D.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