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以下哪个典故与庄子无关?
A.庄周梦蝶 B.鼓盆而歌 C.安知鱼乐 D.紫气东来
43.《易经》中哲学思想的产生是来自(多选):
A.从前人的思想中提取的 B.在自然发展的过程中总结的
C.从生活实践中总结的 D.哲学思想家自己想的
44.墨子认为孔子的哲学思想有其局限性,于是他在此基础上提出:
A.无为而治 B.积极入世 C.兼爱非攻 D.法治于人
45.“名实”最初是政治问题,后来才被人发展成为哲学问题,它是谁的思想?(多选)
A.孔子 B.庄子 C.老子 D.墨子
46.我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五德”不是静止不动的,它是运动的,这种运动是(多选):
A.相生相克 B.循环往复 C.生生不息 D.时断时续
47.在我国的“阴阳”哲学思想中,有一本研究古代哲学的重要史书是:
A.《史记》 B.《五行志》 C.《后汉书》 D.《三国志》
48.关于《左传》的表述,下面哪一句话是错误的:
A.是左丘明的个人传记
B.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
C.它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悼公十四年(前453年),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D.《左传》对后世的影响也首先体现在历史学方面。它不仅发展了《春秋》的编年体,并引录保存了当时流行的一部分应用文,给后世应用写作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49.在我国古代,很多哲学思想家多多少少都具有一些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其中表现最突出的哲学思想家是:
A.荀子 B.老子 C.韩非子 D.孟子
50.在传统的哲学思想上,被称为有名的“王门四句教”的是(多选):
A.无善无恶是心之体 B.有善有恶是意之动
C.知善知恶是良知 D.为善去恶是格物
51.在我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史上,有“三教”哲学思想都认识到了“动”、“静”变化的基本规律,分别是(多选):
A.儒家 B.法家 C.佛家 D.道家
52.“形而上与形而下”这一哲学思想出自:
A.《易经·系辞上》 B.《易经·系辞下》 C.《南华经》 D.《道德经》
53.“天人合一”是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经典,其主要表现在:
A.天气的变化 B.天与人的关系上
C.人的发展 D.主体与对象的关系
54.《近思录》的作者是(可能):
A.朱熹 B.周敦颐 C.吕祖谦 D.程颢
55.《周礼》是一部以人法天的理想国的蓝图。《周礼》作者的立意,并非要实录某朝某代的典制,而是要为千秋万世立法则。作者希冀透过此书表达自己对社会、对天人关系的哲学思考,全书的谋篇布局,无不受此左右。本书在设置篇时,是按下列哪种方式设置的?
A.上篇、下篇 B.上篇、中篇、下篇
C.天、地、春、夏、秋、冬 D.阴阳五行
56.他是魏国贵族后裔,曾随鬼谷子学习纵横之术。其主要活动应在苏秦之前,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和谋略家。作为杰出的纵横家出现在战国的政治舞台上,对列国兼并战争形势的变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他的连横之术成为了后来秦灭六国、统一天下的基本战略。他是:
A.张仪 B.苏武 C.苏秦 D.鬼谷子
57.董仲舒说:“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对这段话的理解,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A.宣扬“天人感应”学说
B.要求君主遵循天道,施行仁政
C.反映了董仲舒对儒学的新发展
D.君主的地位不是不可动摇的
58.他是中国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思想家,在唯物主义的方向上朴素地解决了物质和精神的关系﹐认为有意识的人是由精气生成的。他的精气论在中国唯物论发展史上有重要意义。他是:
A.曾子 B.管子 C.孟子 D.庄子
59.他是战国时魏国人,反对儒墨,主张贵生、重己,他与墨子“兼爱”的思想相反,他主张“为我”。他的见解散见于《庄子》、《孟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书,别人觉得他“一毛不拔”,他却觉得不能损害别人,但也不用舍己为人。他是:
A.墨子 B.管子 C.曾子 D.杨朱
60.“天人感应”是由西汉董仲舒提出的,但中国的一部历史著作中也曾把它作为核心问题提出,这部历史著作是:
A.《史记》 B.《汉书》 C.《后汉书》 D.《列女传》
61.“和同说”最早是在西周提出的,提出这一哲学思想的人是:
A.姬昌 B.仲山甫 C.史伯 D.姜子牙
62.被周敦颐称之为“五常之本,百行之源”的是:
A.仁 B.义 C.礼 D.诚
63.“为美厚尔,为声色尔”的伦理思想是出自何处?
A.《论语》 B.《中庸》 C.《大学》 D.《列子·杨朱》
64.《礼记·中庸》所指的“天下之三达德”为:
A.智、仁、礼 B.智、礼、勇
C.智、仁、勇 D.礼、仁、勇
65.被朱熹视为“儒者第一义”的是:
A.善恶之辨 B.美丑之辨 C.义利之辨 D.荣辱之辨
66.他是唐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贞元进士,授校书郎,调蓝田尉,升监察御史里行。与刘禹锡参加王叔文集团,任礼部员外郎。失败后,贬为永州司马。后迁柳州刺史,故又称柳柳州。与韩愈皆倡导古文运动,同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他的哲学论著有《非国语》、《贞符》、《时令论》、《断刑论》、《天说》、《天对》等。他提倡儒、释、道三教调和的主张,著有《河东先生集》。他是:
A.柳宗元 B.李翱 C.邵雍 D.刘禹锡
67.他是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和柳宗元交谊很深,与白居易也唱和甚多。其诗通俗清新,善用比兴手法,现留存800余首。在哲学上提出“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的观点,认为自然的职能在于“生万物”,人的职能在于“治万物”,反对“因果报应”论和“天人感应”说。所著有《刘梦得文集》。他是:
A.刘禹锡 B.韩愈 C.刘基 D.王阳明
68.他是北宋哲学家,因隐居苏门山,后人称其为百源先生,屡授官不赴。后居洛阳,与司马光、吕公著等交游甚密。曾据《易传》关于八卦形成的解释,参杂道教思想,虚构成宇宙构造图式和学说体系,形成其象数之学,认为宇宙的本原是“太极”,亦即“道”、“心”。他是:
A.柳宗元 B.邵雍 C.朱熹 D.王阳明
69.主张“去人欲,存天理”,并将“理”或“天理”视为哲学最高范畴的哲学家是:
A.朱熹 B.二程 C.周敦颐 D.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