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网瘾问题并没有媒体想象的那么严重。社会上关注网瘾,是关注那些因为上网和玩游戏耽误学业,甚至因此误入歧途的未成年人。对于可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成年人来说,网瘾问题并不是真正的问题。但往往在社会舆论之中,呼吁的是“不让未成年人陷入网瘾沉迷”,而点名打击的时候,用的却是有网瘾的成年人的案例。这个关键的纠结所在,就是“未成年人”和“青少年”这两个概念混淆不清。
对于“未成年人”这个概念,基本上社会舆论都认为18岁是一个分界线。但对于“青少年”这一概念则不然,一般都认为“少年”其实就是“未成年人”,而“青年”则跨度很大,有的说法是35岁以下,也有的说是22岁以下。在很多时候,人们往往会将“未成年人”和“青少年”这两个概念混淆在一起,认为是同一概念。甚至连朱威廉在为“魔兽毒品论”问题进行申辩时,也难免对这两个概念有所混淆。
一个奇怪的结果出现了:网瘾问题和“魔兽毒品论”的提出,本来是以倡导保护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远离网游为目的的,而其理论根基则是35岁以下的青少年对魔兽的喜爱。并非没有人注意到这一问题。一些媒体很快发现了这两个被混淆的概念,然而当问题被揭露出来之时,有些人在媒体上的发言就显得十分可笑了。当面对媒体的质疑时,某知名网瘾问题专家声称“玩魔兽的绝大多数是未成年人,35岁以上才算是真正的成年人”。
可事实又如何呢?2007年6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其总则第二条明确规定“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同时,根据新闻出版总署与教育部、公安部等八部委在2007年共同推出的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所界定的范围,受到防沉迷系统保护的也是未满18岁的未成年人,若信息正确且玩家年龄大于等于18周岁,则不纳入此系统。国家都没有明令禁止超过18岁的成年人玩游戏,有些人却在挥舞着大棒,一味地打压,上纲上线,给网游扣上了大帽子。
不可否认,在很大程度上,《魔兽世界》制造了数量众多的“宅男宅女”,但这些“宅男宅女”对社会无害,“宅”只是一种生活方式和形态。只要不违法乱纪,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应该是自由的,也是天赋人权吧!对其横加指责,未免过分了。
从根本上说,《魔兽世界》这类游戏,所影响和覆盖的主要人群并不是未成年人,而是相对自控能力较强的都市白领和在校大学生。而论及“电子鸦片”,大多数论者从本质上是指其对未成年人的不良影响,但在进行论述时,却往往援引成年人的案例来做论证,这就使得《魔兽世界》在很大程度上蒙受了不白之冤。而且,就算是对未成年人,有时候魔兽也会起到完全不一样的作用。一个美国母亲的真实故事或许能让人有不一样的感触。
Tsiva是一个8岁孩子的母亲,她的孩子Thomas有亚斯柏格症综合征,这种病被认为是一种高级形态的自闭症。同时,Thomas还伴随有多动症和学习功能障碍。他在学走路的时候就显得精力过剩,而且直到4岁才学会说话。怎么办?Tsiva毫无办法。
Thomas经常在Tsiva旁边看她玩魔兽。有一次在虚空山打怪的时候,Tsiva尝试着让他计数。让Tsiva惊讶的是,Thomas居然很快地算出了怪物的数目。所以,Tsiva当即决定把魔兽作为孩子学习的媒介。
慢慢地,Thomas的眼手协调性增强,接着就是提高了加减法计算能力,因为每次做任务的时候他都能记住自己已经打了多少怪,接下来还需要打多少。而且在父母的引导下,他对学校的学习也更感兴趣。他知道只有在学校好好学习,老师才能给家里好的反馈,这样父母也会给他多一点玩游戏的时间。魔兽已经成了Thomas的一个极大的动力,老师也非常肯定他在学校的努力。
为此,Tsiva从2009年夏天开始写博客,描述她和孩子一起在艾泽拉斯游戏的经历,希望能够告诉别人:《魔兽世界》对某些孩子是有积极意义的,包括那些残疾人。
诚然,我们依旧不能否认作为一款网络游戏,《魔兽世界》不可避免地会对玩家——无论是成年人或未成年人——带来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这和看电视上瘾是一个道理,任何事物都是双刃剑。看多了电视上的情情爱爱,你说婚外情是受此影响,这本身就是可圈可点的。但相较某些玩法简单且长期以性营销相号召、被誉为“一夜情网游”的产品来说,《魔兽世界》实在不该成为媒体口诛笔伐的靶子。
任何一个游戏的玩家都是由各种年龄层次、各种知识结构的人组成的。通过对其多寡的对比,才可以看出游戏负面影响程度的高低。毛主席说得好:“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对《魔兽世界》持批判态度的大多数人,仅仅人云亦云之后,就对一款游戏妄下定论,而其本身可能并没有接触过《魔兽世界》,甚至还分不清网游和单机游戏。这样的笑话通过媒体的不断放大,甚至成为了游戏玩家之中的笑谈。
我在这里作这些分析,并不是要强调游戏是好的。我只希望所有人都能明白,游戏是一个中性词——但这不是本书的重点。
《魔兽世界》为何会频频成为媒体的靶子?仅仅因为它是最大、最知名的网络游戏吗?并没有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