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亦知道,现在市里面教育部门是最牛逼的。上面非常重视教育行业,这还不是主要的,最关键的是中国几乎所有的家长都抱有望子成龙的想法,把对孩子的教育作为一项最大的投资来对待,拼命要抢占不说稀缺至少是供不应求的教育资源,教育部门处于众星捧月的位置,不光远不是自己读书时的清水衙门,而且早已经把一些传统的重要部门如农业、林业、水利给比下去了。这些年,历任教育局长都牛逼哄哄,说起话来口气特大。市里面还稍微好一点,据说有的县教育局长连副县长的账都不买,除了书记、县长,任何人别想插手教育部门的事。自己作为一个有职无权衙门的领导,教育局长哪里看得上眼?所以,以前有关来自教育部门的信访件,反映的事件要是不重要,他一般都是冷处理;稍微严重一点的,也是批转给教育局,而后不再过问。但现在这封信尽管没有说清具体问题,却是尹市长交代要弄清楚的,有了这个尚方宝剑,他也就不怕陈敏敏牛,他说,陈局长,谁都知道你很忙,可是市长对信访工作很重视的,他让罗秘书交代,要了解一下这个孩子反映的内容。你再忙,不能亲自办理,至少也得安排下面的同志去办,好给市长有个交代吧?
陈敏敏当然不敢发市长的牢骚,就说,好吧好吧,既然这样,我让人去查清楚一下。
这边,省教育厅的达标检查通知已经下发,且在近日就会派检查组下来,陈敏敏为了万无一失应付这个检查,确实在连轴地运转,整日开会呀、布置呀、督促呀,忙得不可开交,熬夜都熬了几个晚上。当时他想,现在局里干部都忙得团团转,腾不开手,等忙过这一阵,再派人去阳清。谁知接待应酬、汇报陪同、酒酣耳热之间,竟把这事给忘到了脑后。
信访办对于转出的信访件一直有着督办落实的相应规定,但由于人力关系,更由于督办核查涉及到有关部门配合,对方不配合,督办的结果只能是督而难办,督而不办。有时督过那么一两次,相关部门恼了,说出许多难听的话,让信访办的人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信访办便也学乖了,信访件转出去即告成功,至于后面的结果,他们懒得过问。其实,王亦干信访工作不是一年两年,对信访案件心里非常有数。有朋友私下里会问他:信访或上访案件,到底有多少真实性?有没有人胡搅蛮缠或者故意给政府捣乱?王亦的回答是:据我接触的情况,群众一般没委屈不会乱写信告状,不到万不得已不愿意来上访的。信访也好、上访也好,其中有冤情或遭受委屈的至少在80%以上。朋友又问:信访案件中真正能落实的有多少呢?王亦摇摇头:这就不好说了。领导重视、直接关注的,大多能得到较为圆满的解决,其余的则要看情况了。有些信访(上访)案件拖了多年的也有。我们干这一行的见多不怪,有时甚至都麻木了。
但这次阳清县那个学生的来信市长有叮嘱,信访办特意做了登记。过了半个多月,他们在翻查信访件督办落实情况时,发现有关这封信的回函还没有来,王亦又抄起电话跟陈敏敏联系。
陈敏敏一接电话,是王亦来的,这才想起信访办转来的那封信,他为了避免被动,抢先说道,哎呀,王大主任,你上次的指示我已经落实了,信件当天就转给阳清县教育局,请他们协查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