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天皇被逼上崖角(1)

恶魔并未走远:日本幽灵 作者:郭晓晔


一个古老的声音唱道:"大君为神,如在云端。"深夜11时55分,裕仁天皇君临御文库地下深深的防空会议室。

突然召开这次御前最高战争指导会议,又是老谋深算的铃木耍的一个手腕。下午的会议开了三个小时仍然毫无结果,铃木宣布暂时休会。

就在当天上午7时半,铃木已去过皇宫,和天皇商量好:必须在当天接受《波茨坦公告》。他还对天皇说,在天皇打破僵局前,内阁不会作出最后决议。

利用休会的间隙,铃木找到内大臣木户,向他陈述了会议的情况,提出一个酝酿已久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只有一个解决办法,"他凑近木户的耳根,压得很低的声音里充满了感情,"我们请天皇作出决定。"

早在6月21日冲绳守军全军覆没的时候,天皇的恐慌就加剧了。次日,即召开"六巨头"会议宣布:"关于指导战争,前此御前会议虽有所决定,但在结束战争上,目前亦应不为以往观念所束缚,希速作具体研究,努力使之实现。"天皇的倾向趋向明朗。

在此之前,木户已相继收到了前首相近卫、前外相重光葵等人反对"四项条件"并"仰求圣断"的意见。在侵华战争期间,曾三次担任首相的近卫直谏道:"战败是必然的,比战败更可怕的是引起共产革命。仅限战败还能维持国体,所以应及早投降以避免共产革命,维护国体。"木户也憎恨军人的专横无忌,深感只有天皇采取破例的行动才能拯救日本。他已于下午将这一意见上奏天皇。所以,当铃木向天皇奏请召开御前会议并让支持尽快结束战争的平沼枢密院长参加,天皇当即同意。

神色疲苦的天皇走进会议室,吃力地在御座前坐下。他的臣下们起立向天皇鞠躬。军人们的佩刀发出轻脆刺耳的叮当声。

参加会议的有最高战争指导会议的"六巨头"和枢密院议长平沼骐一郎,另有迫水等四人列席。

天皇虽然衣冠楚楚,但神情忧戚,头发也没梳,散乱地搭拉在额前。众人看到他们心目中的神竟如此模样,心头不禁升起了惊愕、凄切、同情交织的感情。阿南的胸中还郁积着恼愤。

按照规定,召开御前会议的程序应该是以首相和陆、海两总长三人签名的文件奏请。如果是这样,阿南是会知道的,也好有个心理准备。事情如此突然,肯定是有人设了圈套。阿南忿忿地想。

的确如此。上午的会议结束之后,迫水书记官长即遵照铃木首相的命令,若无其事地对两总长说:"不久将要召开御前会议,请在奏请文件上签个名。"两总长当即嘱咐迫水在使用此件时要事先打个招呼,迫水含糊应允,便预先征得了他们的签名。此时的御前会议,就是用这个文件奏请的。

会议桌上放着尖锐对立的两种议案。以东乡外相为代表的甲方案,主张仅以承认天皇地位作为唯一条件接受公告。阿南陆相坚持乙方案,绝不放弃四个条件。米内海相和平沼枢密院长支持前者,而梅津参谋总长和丰田海军军令部总长则坚定地支持后者。形势是三比三。

阿南恶向胆边生,他斜视着桌上的议案,勾头对梅津耳语道:"停止条件问题的讨论,把战争进行到底!"

铃木主持会议,他让书记官长再念一遍《波茨坦公告》。迫水遂以"悲感交集,内心痛苦,无以言宣"的心情念了公告。

狭窄的会议室虽然安装了换气设备,仍然感到闷热。擦拭额头汗水的白手绢时而晃动。

铃木接着让外相发言,东乡患有贫血症,近来又这么劳累,但他振作精神站起来,对天皇鞠了一躬,陈述了争论的情形。最后,他用果断的口吻申诉了自己的立场:"我们必须接受《波茨坦公告》,唯一条件是天皇的地位不能改变。"

"我反对外相的意见!"东乡的话音未落,阿南就跳了起来,声色俱厉地咆哮:"日本战力未灭,我们还有足够的勇气和力量,乘敌来犯本土之机会,予以痛击!即使并排死去,也应成于大义!战到最后,就会使日本的道义、正义和勇气永留后世,同时也就保持了国体!"

在昏暗的光线下,阿南的脸上闪着泪光。

米内海相:"完全同意外相意见!"

梅津参谋总长:"完全同意陆相意见!"

平沼枢密院长毕竟是80岁了,他戴着深度眼镜,左顾右盼,费了好大劲才弄清对苏联交涉的经过,最终表示"赞成甲案"。直到昨天,日本还寄希望了苏联,企图拉苏联作调解人,体面地结束战争,孰料苏联几乎是不宣而战,昏朽的枢密院长委实消息不灵。

这位老皇族由于在询问时被军人顶撞,心中不平,末了又补了一句:"按皇祖皇宗遗训,陛下也有责任防止国内不安。"锋芒直指陆军。

丰田海军军令部总长:"前线的将兵中间还充满着特攻精神,固不能期其必胜,然未必失败。当宁为玉碎,毋为瓦全!"他与阿南、梅津的意见一致。

惯常之御前会议,可谓仅系一种仪式,根据政府与统帅或两者协议后所决定者,向天皇作一种特别形式之奏请而已,天皇几近不发一言。然而此次会议,意见水火不容,各人皆率直披沥其主张,气氛紧张而焦虑。

天皇细心地倾听着各方的陈述。近一个时期,他尽管孤独地在战败的恶梦中颤抖,患上了神经衰弱症,但像溺水者欲抓住一根稻草一样,越是坐立不安,越是把希望寄托在"下一次会胜利"的押赌上。此时他的内心里洪水滚滚,他在这洪流中挣扎,看不到稻草的迹象。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