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道夫·希特勒从未隐藏过自己用武力征服欧洲,进而控制全世界的野心。在实现目标的进程中,他将为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失败进行报复。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签订的《凡尔赛条约》将德国东部大片领土划归波兰,同时也为另一场冲突埋下了种子。随着经济大萧条的进一步加剧,潜藏在德国人民内心深处的复仇欲望被激发了出来。在许多德国人眼里,阿道夫·希特勒及其领导的纳粹党才是他们唯一的真正的领导者。
独裁者的发端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希特勒怀着迷茫和痛苦的心情回到了慕尼黑,寻找能够解释德国失败的原因。和许多从前线回来的士兵一样,他认为他们这些前线的部队是在背后中了卖国贼的暗剑,这些卖国贼就是德国国内的社会民主党派、共产主义者和犹太人,此外,反战主义者和自由主义者也应当为德国的失败受到谴责。但是,对希特勒及其追随者来说,真正的罪魁祸首是布尔什维克人和犹太人,他们是一丘之貉,在1918年后期,德国陆军和海军中的许多共产主义者都深受犹太煽动家的蛊惑。在早期的演讲中,希特勒经常指责犹太人是“十一月罪人”,这也暗合了布尔什维克人在俄国夺取政权的日期。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希特勒被德国陆军雇佣,成为一名间谍。他的任务是掌握并汇报慕尼黑右翼国家主义党派的情况。政治工人集团当时只是一个很小的党派,后来改名为德国工人党,于1919年1月召开了党的第一次会议。同年晚些时候,希特勒加入了该党。在一次党的大变动中,希特勒一反其早期的晦暗,表现出了一个具有邪恶的魅力和催眠才能的政治家的本色。他很快就控制了这个曾经备受争议的小社团,并将其转变成为“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NSDAP,即纳粹党)。此后10年,他利用该党建立起了他的权力基地,并最终登上了德国独裁者的宝座。
1923年慕尼黑政变失败后,纳粹党经历了一段平静期,于20世纪20年代中期开始重新崛起。1930年,纳粹党在魏玛共和国国民议会中占据了100多个席位,并在中产阶级及受经济萧条打击严重的北方新教徒中间赢得了强有力的支持。1932年,经过两场激烈而残酷的选举,纳粹党成了议会中最大的党派,但是并没有占据绝大多数。随后,右翼联盟邀请纳粹分子进入政府,而希特勒则以其担任总理职位作为条件。政治家们自信能够控制这位纳粹领导人,并最终接受了希特勒的条件。就这样,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
1933年2月,在希特勒就任德国总理后的第三天,他召集了一次由纳粹党官员和德国武装部队高级官员参加的大型集会,发表了关于在东部,至少到乌拉尔地区实行“绝对德国化”的必要性的演讲。2月27日的“国会纵火案”(纳粹党指责是共产主义革命者所为)为希特勒提供了借口,他下令在德国暂停一切的公民自由。到3月底,所谓的《授权法案》为希特勒提供了更大的独裁权力。
德国武装部队原本是可以阻止希特勒上台的。事实上,在魏玛共和国极其短暂的生涯中,军队往往能够左右政府的一切政策走向,甚至决定其内阁人员的组成。即使是在1933年后,军队仍然可以在战争爆发前夕解除希特勒的权力,如果他们意识到战争显然会遭到失败,发动一次军事政变也可以使高度集权的纳粹政权在半日内终结。根据战后对德国军官团成员所作的大量的审讯记录,他们认为仅仅是因为希特勒的无知行为才使德国战败,若非如此德国至少也可与西方保持和平。既然这样,那些将军们为什么不杀掉希特勒?事实情况是,希特勒及其纳粹党――无论令这些普鲁士军官团多么憎恶――却提供了他们希望得到的东西。
如果希特勒企图以另一种革命的形式夺取政权(实际上,纳粹党嗜杀成性的私家军队――冲锋队――在1932年一直敦促他这样干),毫无疑问,德国陆军会毫不留情地将纳粹党的褐衫队员击毙,甚至包括他们的元首。然而,希特勒的权力却是通过宪法程序获得的。陆军最高司令部对希特勒这位前陆军下士极为藐视,对于冲锋队的敌意甚深,但大多数将军们却容忍了纳粹运动所宣称的目标,不愿采取街头暴力行动。希特勒后来宣称,1933年2月他对军官团发表的演讲是“我一生中最艰苦的演说”。虽然他们默不作声,但显然对他充满热情的演说缺乏耐心。即使如此,希特勒的演讲仍然打动了军官团,他们听到了希望听到的东西。希特勒外交政策的要点就是对1918年德国的失败进行报复,国内计划的重点则是确保公共秩序和推行大规模重整军备计划。军官团没有对这些计划提出反对意见,他们遭受《凡尔赛条约》的压制已经太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