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 没有温暖的徐萌

黑房契 红婚约 作者:七子


徐萌之前一直隐隐觉得自己像个孤儿,之后,遇到穆言,发觉有从孤儿院被认领出来的感觉。

徐萌怎么会没有家呢,在外人看来很完美幸福的家庭啊。父母都是知识分子,出身名门望族,三世同堂,其乐融融。锦衣玉食,吃饱穿暖,有素质有修养有文化有家教的“四有”女孩儿。亲戚们个个事业有成,家庭美满,循规蹈矩着,孝顺老人、操心孩子,虽有磕磕绊绊,不过是日子一天一天过。朋友们也都是出类拔萃的人中龙凤,没有狐朋狗友、三教九流之闲杂人等。

总之一句话,人正派,圈子优秀。

可是,徐萌还是觉得她不幸福。

这样的想法不是无事生非,吃饱了饭撑着玩,很简单,她的感情世界一片荒芜。

徐萌多愁善感,末梢神经灵敏,那个英语被称作“三屉馒头”的,说的就是她这样只为精神而活着的人。曾有人说:感情丰富的人,会面临悲剧。徐萌不知道,悲剧会是怎样的发生,只是知道,前半生她并不幸福。一直的感觉,幸福指数很低。

怎样勾勒一幅徐萌25岁之前的景况呢?

父母的教育方式似乎实在匪夷所思。说他们专权实在专权,说他们民主实在民主。

就拿教育徐萌莫乱花钱为例,不正面教育,只管给徐萌旁敲侧击,施加压力。

家里不缺钱的,可天天唠叨紧箍咒,昨天算菜买贵了,今天水费超预算了,明天电浪费了没有及时掐掉,总之衣食住行样样精打细算到令人发指的地步。父母企望徐萌培养一种习惯,从出生就根深蒂固,由来已久的习惯:花钱要掂量掂量,月光族可怕就可怕在没有规划。最后让徐萌选择,徐萌只能违心选节约,选吝啬。

所以徐萌从小就没有玩具,没有零食没有零花钱,没有随身听没有收音机,在别的孩子都有汽车坐的时候,始终靠自己的双脚和自行车,因为父母忙,忙到没有时间踩一踩油门接送。徐萌没想给自己定位到物质女孩的行列,她在想,父母的成就应该属于他们,自己不能理所应当地躺在功劳簿上。所有的苛刻,都在锻炼她的意志,不想养成攀比腐化的风气。可是 这么多年来,她却一直没有适应,看到别的女孩子换新衣,买零食,心里痒得就是一个字:“馋”。馋物质倒是其次,更多的,馋感情。她觉得,只有父母有爱,才懂得孩子衣着漂亮但不光鲜,饮食充足偶尔花哨,那就是快乐啊,小小的快乐,幸福指数完全可以小小的提升。

物质要求苛刻暂且罢了,精神也要自己决定,父母说自己的路自己走,才是健全的人格独立,现在吃些苦头,以后才不会被别人所欺负。每一次的岔路口,不论徐萌的年纪轻轻,任何的一次抉择都是自己掰扯来掰扯去,列出条框,分析利弊,父母并不言语。这在寻常人家似乎必须如此,毕竟,儿大不由娘,父母的分析难以紧跟时代的频率,可在高级知识分子的家庭,这样的教育太具独创性与深思性。

于是,无论如何,徐萌的幸福指数一直就徘徊在了不及格,小细节就慢慢变成了大隔阂。印象中,一向肃穆的父母,一向一年365天只在家里看新闻,看经济,就是没有娱乐的父母,对感情的理解,如同他们的古板做派,从来不做改善,也不觉有什么不妥。对,因为,并不是很爱,即使努力争取,也不会有什么改观。

可,徐萌一直渴望,温暖。这个词汇,该是多么的神圣向往,可望而不可即。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