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务虚的“遵义会议”(1)

万科真相 作者:魏昕


中国红军历史上有名的“遵义会议”,如今最大的寓意莫过于“转折”一词了。1993年万科也在上海召开了自己的“遵义会议”,因为高速发展的万科“加法”看起来似乎做得风光无限,但实际上地产业务却为其支撑起了利润的空间。在终于清醒地看到万科不能再续“综合商社”之梦后,万科的管理团队不得不主动寻求另一种转折了。

1.万科的繁华之像

王石曾对媒体表示,“应该说万科在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上走了一条很长的弯路,它选了非常多的行业,做了非常多的产品,为各种的消费服务层次去服务,其结果我们慢慢发现它规模做不大。这个矛盾在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初期并没有显现出来,因为当时各个行业赚什么钱都比较容易。万科当时在深圳被誉为搞多元化的一个成功范例,做什么成什么,像金手指一样。但是就这样,我内心依然深深地意识到万科有一个最根本的问题没有解决,那就是:做什么?给谁做?这两个目标万科没有确定下来,资源自然就比较分散。那段时间我们在各个行业里摸索,直到1992年底我们才最后确定把住宅作为万科未来的产业来发展。”

实际上,王石领导的万科在那个时期进行的加法还是很成功的。如:零售业的“万佳”带旺了深圳的一条街;娱乐业的“《找乐》、《过年》”都获过大奖;地产业的“万科城市花园”成就了一个品牌;饮料业的“怡宝”一度在业内刮目;工业的“万科精品城”更是曾列行业第一,等等。所以,业内也有人说,万科在当时被誉为实行多元化战略的一个成功范例。而当时的王石实际上可选择的余地还是很多的。

业内通行的说法是,从1984年到1992年,整整8年的时间,王石把万科的业务越做越多。其中,1988年到1992年是万科做“加法”的火红时期。

然而,如同前文所述,尽管业务越做越多,万科却始终形成不了规模效益。1991年,万科的营业额和利润虽然分别达到亿元和亿元,但仍仅为中国集团公司标准的1/3。

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王石做贸易也曾经历过暴利阶段,最早的贸易利润在80%以上。正因为利润非常高,大家都来做,利润也就越来越低了,后来一路下滑到2%,直到最后无利可图。就在1992年,王石对万科的贸易业务算了一笔账,“赔的钱比赚的钱还多”的结果让他吓了一跳。于是,王石后来说:“万科提出高于25%的利润不做,就是因为万科靠贸易起家,切身感到暴利终将转向社会平均利润率,企业的长远发展不能建立在超额利润率的基础之上。”

此时的王石越来越感觉到,多元化发展在现今市场及产品服务逐渐趋向专业化的背景下,都很难保持长久的专一的发展潜力。他认为,公司大到一定程度搞多元化是很麻烦的,企业经营范围广泛的后遗症很大,容易导致企业资源分散,形不成规模,管理失控。他觉得万科已经为此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他同时认为,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时期,政策的变化会带来暴利空间,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暴利终究要趋于平均利润。

联系到自己,王石觉得在公司原始积累期间,依靠多元化经营可以迅速成长。然而随着市场逐渐成熟,可选择的市场越来越小,靠政府赚取利润的时代已过去了,必须依靠自己的主导行业。尤其是在市场不好的时候,主导行业的专业优势更可以充分显示出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