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我真是惭愧,我的那些同学如今一个个都成了行业精英。
只有我,混得最惨,到现在了还只是个公司小职员,
要是能有个贵人帮我一把就好喽!
你这真是有资源不会利用,那些昔日的同学不就是你今天的贵人吗?
只要你愿意,你和他们扯上关系还不是很容易的事情?
他们来帮助你,总比那些不认识的人帮你要容易得多吧!
要问我们从小到大,认识的什么人最多,恐怕就要数同学了。我们可以粗略地估算一下,从小学到大学,我们认识的同学有多少?恐怕都上千了,还不算那些和我们同校不同班或者不同年级的同学,我们认识他们的几率也是蛮高的。这样说来,我们的同学可以说也是遍地开花的,这对我们来说可是一笔丰厚的人脉财富。
但是,我们大多数人却往往会忽略这笔财富,除了几个特别要好的同学之外,其他的同学我们都会放任他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渐渐淡去,而不会将他们当成对我们有用的人,更不会将他们视做我们生命中的贵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也不会想到要请这些同学帮忙。即使他们真的能够帮到我们,我们还是尽量选择绕过他们,去找别人帮忙。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做法?可能我们自己也不是很清楚,因为这其中有很多主观想法。也许我们是受了“兔子不吃窝边草”的影响,我们不想把同学牵扯到这些世俗利益中来,也许我们是被世俗中的一些“杀熟”现象给蒙蔽了。我们认为越是同学越容易攀比、竞争。我们怕对方借机压制我们的发展。或者是我们太过要强,我们不想在同学面前低声下气。我们觉得求对方帮忙实际上就是对对方甘拜下风,这让我们的自尊心受不了,等等。正是基于这些原因,让我们总是不肯轻易找同学帮忙。
可是,我们有所不知,有时候,是我们自己把问题复杂化了,是我们的顾虑太多了点。如果我们好好利用,那些昔日的同学是完全可以成为我们今天的贵人的,并且与其他人相比,他们是占据着绝对的优势的。因为同学毕竟是我们在学校这样相对单纯的环境中认识的,所以,我们之间的关系也会相对纯洁、单纯,同学之间更容易真诚相待。有了这份儿真诚在,我们还怕什么?
更何况,同学是这么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的力量该有多么强大,一人为你添上一块砖,你想想,你是不是很快就可以盖成一栋大楼了?同样道理,一人帮你一把,你还会被困境困住吗?
蒋津现在总算是知道同学的好处了,因为前一阵子他的高中同学孙准可是帮了他一个大忙。事情还得从他母亲生病住院说起。
那一天,蒋津的母亲突然中风,被送到了市中心医院。可是,无奈当时医院的患者太多,没有床位,蒋津的母亲只能被安排在医院的走廊设置的临时床位上。因为当时正值春寒料峭时分,蒋津知道中风的人最需要保暖,如果让母亲在走廊上过夜,肯定对她的病情没好处,于是,孝顺的他就去找医院的外科主任,希望能够帮母亲争取到一间病房。
没想到,等他敲开外科主任办公室的门时,才发现原来那个姓孙的外科主任不是别人,正是他多年未联系的高中同学孙准。孙准显然也认出他了,热情地问他怎么到这里来了。蒋津就说了母亲住院的事,希望孙准能够帮着调一间病房。孙准听后,二话不说就答应了下来,并且马上就打电话去和有关方面协调,很快就把蒋津的母亲安排到了一间高级病房。不仅这样,他还承诺要亲自为蒋津母亲诊治病情。要知道,他可是这家医院最好的脑外科医生,平时很多人排着队找他诊治都还排不到号呢。这对蒋津来说真是双喜临门,他的心里一下子踏实多了。
正因为有孙准这样的一流大夫尽心尽力地诊治,再加上高级病房这样舒适的疗养环境,蒋津的母亲很快就康复出院了,这让蒋津由衷地对孙准充满了感激之情,也让他认识到了同学的重要性,从此他便开始想方设法地去联系昔日的同学,因为他知道,这些同学在关键时刻都可能成为他的贵人。
昔日的同学,今天的贵人,谁说不是呢?也许那些交际场上的人会和你逢场作戏,会在你用得着他们的时候对你袖手旁观,可是,同学却不会,因为同学之间的情谊有着牢固的根基,是我们在生命最纯真的年代建立起来的友谊,所以,也是最珍贵的。有些人也许会不珍惜普通朋友之间的友情,可是,提到同学之情,大家马上就会变得特别温情、感性,不会轻易去破坏自己在同学心目中的形象。正因为这样,同学才是最有可能帮到我们的贵人。
而且与其他关系相比,同学关系最容易维护,不必刻意高攀。当我们需要人帮忙的时候,我们仅仅一个电话、一句话就能让同学帮我们的忙。换作别人,恐怕就不行了,我们必须事先和对方攀上交情,在平时花费很多时间去和对方联络感情,即便我们做得再周全,对方也有可能不会看在眼里。到时候,我们请人家帮忙,还是会有被拒绝的可能。我们与其这样冒险去结交一些不发挥作用的贵人,还不如就把视线放在近处,放在自己的同学身上。这样,我们不就能够轻松地为自己网罗到大批贵人了吗?我们的同学有多少,我们的贵人就有多少,这样的账相信谁都会算吧!
一句话,只要你愿意,昔日的同学,就是今天的贵人,拉上关系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