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重视那些轻易不提意见但字字珠玑的人

遇见你的贵人 作者:聂凌风


我不喜欢那些不爱发表意见,但一提起意见来就很深刻的人,

我认为他们有点哗众取宠的感觉,

好像所有人当中就他们学问最高一样。

你这是什么怪理论,那些轻易不提意见,

一提意见就字字珠玑的人并没有你说得那么可恶,

不仅这样,他们说不定还是你的大贵人呢!所以你应该重视他们才是!

在我们眼里,贵人就是那些能够给予我们最直接帮助的人,比如帮我们找到了一个好工作,或者借给我们一大笔钱,让我们有了自己的事业,或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特别好的机会,等等。我们认为这样的人才是我们生命中的贵人,我们会对这样的人怀着无限的崇敬之情。至于其他人,只要是没有给我们一些看得见的实惠的人,我们统统都不会将他们视做贵人。

可是,并不是所有的贵人给予我们的都是有形的财富,都是一些看得见摸得着、实实在在的帮助。还有一些人虽然没有直接给我们什么大的帮助,但是,他们会通过他们的思想、言语来影响我们,给我们提供一些特别好的建议和想法,让我们在无形中受了他们的影响,从而在某一方面获得了进步或者成功,我们能说这样的人不是我们的贵人吗?

所以,并不是所有的贵人都在明处,我们不仅要结交那些能够给予我们直接帮助的贵人,更要把那些能够为我们提供好的意见,从思想上影响我们的人当成贵人。说到这里,也许你会说,这样说来,我们的贵人就太多了,因为平时生活中为我们提意见的人数不胜数。有的人很喜欢提意见,动不动就能给你提出一大堆的意见来,这样的人难道都是贵人不成?

当然不是,那些常常提意见的人反倒不是什么贵人,而我们要重视的恰恰是那些轻易不提意见,但一提意见就字字珠玑的人,因为只有这样的意见才最值得借鉴。他们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们之所以不常开口,是因为他们对自己说出去的每一句话都会仔细斟酌,他们很负责任,不会胡乱发表看法,所以,他们的可信度最大,他们的意见也最有价值。

所谓的“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说的就是他们这种人。如果我们能够耐着性子等到他们开口,那我们就一定会受益匪浅。

萧俊一毕业就回到家乡承包了几亩鱼塘当起了养鱼专业户,刚开始,他凭着自己在农大学到的养鱼知识,确实获得了很好的收益,把鱼个个养得膘肥体壮的,同样数量的鱼往往要比别人家多出好几百斤,赚的钱自然也就多了很多。

可是,最近,他却发现自己家的鱼越来越不受欢迎了,一天也卖不了几条,倒是那些平时看起来很不起眼的小鱼卖得很火,这让他百思不得其解,瞅着自己家池塘里的鱼直发愁。实在没办法了,他就打电话约了很多同学帮他出主意。大家坐在一起七嘴八舌、各抒己见。有人劝萧俊干脆把鱼深加工一下再卖,有人劝萧俊跑跑大饭店,自己找销路,还有的让萧俊把鱼塘卖了改行做别的生意……

萧俊听着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得好不热闹,虽然也提出了不少意见,可仔细一想,萧俊觉得都不很理想,不是没有可操作性,就是做起来成本很高,还不一定能见成效,这让他更郁闷了,没想到大家集思广益也集不出来一个好点子。就在萧俊一筹莫展的时候,刚才一直都没发言的赵恒突然喊出了两个字——“减肥”,一下子惹得大家哄堂大笑,还以为他在做梦说胡话呢。

但是,看他那神情,一点也不像是开玩笑的,只听他一本正经地说道:“没错,为鱼减肥,萧俊的鱼之所以销量不好了,是因为他的鱼一个个都太肥硕了。现在的人追求的是品质和口感,这样肥硕的鱼虽然肉多,但都是膘,吃起来口感也不好,这也是人家都会选择那些偏瘦小的鱼的原因。如果我们能够为这些大鱼减减肥,让它们的肉像小鱼那么紧致、口感好,相信大家还是会选择它们的!”

一席话说得头头是道,由不得大家不服,萧俊当然也不例外了,他马上就投入到为鱼减肥的工作当中。很快,他就把第一批减肥成功的鱼拿到市场上去卖。虽然刚开始大家不了解情况,并没有立刻见成效,但是,等大家知道这鱼的奥妙之后,他的鱼马上就火暴起来,几乎每天都能卖出去几百公斤,萧俊悬着的心总算是放了下来。

相信通过这件事,萧俊肯定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那些不轻易提意见,一提意见就字字珠玑的人才是真正的贵人,他们的一字一句都是真知灼见,一定不能轻视。

所以,在讨论问题的时候,我们不要以为有些人一直没有发言,就是没思想、没看法,说不定他们那时正在积极地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呢,他们之所以没有轻易开口,是因为他们想寻找一个最恰当的答案,他们想做得周到、全面,所以,他们才没有像其他人那样把一闪而过的一些不可行的念头匆匆说出来凑数。

他们这种负责任的做法,正说明他们是非常喜欢思考的人,因此他们的思想往往很有深度,对人对事总是有非常理性的看法,这种经过深思熟虑的意见对于我们来说乃是无价之宝。我们不仅能够从中得到解决困难最行之有效的办法,而且,还能提升我们的思想水平和对事物的认知程度,让我们能够透过他们的视角,在认识层面上更上一层楼,从而让我们受益匪浅。

可见,那些轻易不提意见,但一提意见就字字珠玑的人,不仅是我们遇到困难时的得力助手,更是我们生命中的指南针,我们尤其需要珍惜他们。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