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干一件喜欢的事,很痛快(3)

中国八零后调查 作者:段东涛


经历了这场风波,高晓攀成熟了许多,收敛起锐气,行事也更加谦虚谨慎。

高晓攀家中最显眼的地方挂着一副师傅的墨宝:荣枯事过都成梦,悲喜不惊便是禅。高晓攀把这个对子作为他的座右铭。

2005年,“北京相声青年剧团”的成员们集体罢工——高晓攀被自己创造的团队炒了!

就在他被炒的当天,房东告诉他,房子到期了。已是身无余钱的高晓攀脑子一片空白,什么话都没说,转身就走了。跑到后海找个没人的地儿痛哭了一场,然后沿着四环遛弯,整整一宿,不知道明天干什么。

那一夜,他仿佛觉得北京只有他一个人。

没钱付房租,高晓攀就借住在和平西街一个法国朋友的家里,这一住差不多有一年半的时间,但高晓攀对相声的热爱从没动摇过。

生活还是要继续。后来,高晓攀发现婚礼主持人是个不错的兼职,他拿着自己的简历奔波于各大婚庆公司,希望能够获得垂青。凭借俊朗的外形和过硬的语言功底,高晓攀在这个圈子里慢慢闯出些名堂,订单也越来越多。尽管如此,他还是不愿为此花费过多时间,他心里清楚,如果因为这个分散了精力就没法搞艺术了,一切都为了相声。

2006年初的时候,在广茗阁演出的高晓攀认识了总给他献花的孟然。孟然和高晓攀说的第一句话是:晚上没事一起去唱歌吧。

后来孟然邀请高晓攀去他的水吧演出,但是水吧在北京的清河附近,高晓攀当时整天没什么事,就干脆从南三环骑自行车骑30公里路程去水吧。他的自行车后面还经常带着个易拉宝,上面写着:承接演出、承接婚礼、承接装修等。虽然易拉宝没能给高晓攀带来什么经济效益,但却能让他感到满足。当时孟然的水吧生意经营惨淡,基本上没什么人。高晓攀去了主要是聊天,他感到孟然是个人才,虽然水吧是孟然开的,但他却跟自己一样穷。

他和孟然都想,男孩子就要闯一闯,水吧终于倒闭了,高晓攀就拉上孟然一起创业。当时他们租了一间平房,开了家“元年文化”的公司,每天的事就是推销自己的演出,还从网上搜演出公司,但却并没有接到什么演出。

没多久,“元年文化”倒闭了。

2008年,高晓攀去了海淀区的小剧场演出,由于要办奥运会,小剧场演出取消了,他又没有地方演出了,这时候,广茗阁的老板找到高晓攀,说周五有个空当敢不敢接下来。这对高晓攀来说是个好消息,只要有地方就行。但是周五是一个陷阱,人们不习惯在周末看相声演出,广茗阁平时主要是以旅游演出为主,类似老天桥的那些内容,魔术、杂技、吞宝剑,但是一到周五就没什么观众。

高晓攀找到平时说相声时认识的一帮朋友,谋划着成立一个团体,傍在一起说。最初的几个人——尤宪超、连旭、赵臣。

2008年5月16日,筹备了三天后,高晓攀拉上孟然,成立了“嘻哈包袱铺”,一个主内,一个主外。高晓攀是个有想法的人,他觉得,如果总说那些传统段子,不会吸引太多年轻观众,于是他想到做相声剧,这种方式在相声界很少有人做。当时所有演员都反对,觉得应该坚持相声专场。当高晓攀感到为难的时候,又是孟然给了他鼓励和信心。十天后一部《超级新白娘子传奇》相声剧的演出上座率80%,他们成功了。连续推出3部相声剧的“嘻哈包袱铺”因此成名。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