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根源
——职业经理人制度、道德风险与金融危机
在这次华尔街金融危机中,华尔街金融高管的贪婪让人们印象深刻,而这些人不是金融资本家,他们只是职业经理人。华尔街金融危机中,职业经理人的道德风险全面暴露,美国公司治理机制失灵。
近几年来,华尔街丑闻不断。2002年年底,华尔街十大投资银行因以虚假报告误导投资者遭到美国司法调查,被处支付超过14亿美元的罚款,然而,时隔不到5年,华尔街再次集体挑战了道德底线。在利润面前,道德约束是多么的软弱无力,由个体行为演变到群体行为的华尔街“骗局”,认人们看到了华尔街投行公司治理的缺陷。 华尔街的投行实际被职业经理人控制,由于股权非常分散,股东们不可能通过股东大会行使决策权,只能通过买卖股票对职业经理人进行约束。
合伙制到上市公司:华尔街的约束力嬗变
合伙制是古老的企业组织形式之一,华尔街投行的前身都是合伙制企业。 1971年,拥有 85年合伙制历史的美林成为上市公司,1985年,贝尔斯登上市,摩根斯坦利紧随其后,1994年雷曼兄弟上市。随着高盛于1999年5月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华尔街一百多年的合伙人制度彻底告别,步入了上市公司时代。从此,华尔街投行公司治理机制发生了巨大改变。
股份公司作为企业制度的创新 ,将公司风险从股东转移到了债权人身上,这助长了股东和经理人进行风险投机,投行的经理们在华尔街改制后就是利用风险转移,不断地表演高杠杆动作。华尔街危机告诉我们, 美国的信托责任机制也不靠谱,当然这不仅表现在投行身上,即使是实体经济也是一样。
职业经理人制度的缺陷
第一,职业经理人只愿意对已有的产品进行模仿并通过降低成本来扩大销售量,以获取显著的短期效益,产品创新往往不受重视,因为创新都不可能在短期内完成。而且创新要花费巨额投资,还要承担巨大的风险。然而,不重视创新,只重视模仿,就不可能开辟新的市场,增强企业竞争力,从长期看是不利于大公司的巩固与发展的。
第二,职业经理人热衷于外购新设备而不愿意自己开发和研制新设备。为了获得短期收益,美国企业的经理只关心能够降低成本的小改小革,而不愿在研制和开发新的生产工艺和设备上进行大量投资。他们宁愿让别的厂商去研制和生产新设备,自己再去购买。在他们看来,通过购买设备而不是自己设计和制造,同样可以获得新技术。但这种只注重短期成功而忽视长期设备投入的行为,最终会导致企业竞争力的下降。
第三,职业经理人以通晓金融法律者为主,他们关心和热衷的是企业经营的融资和法律等事务,而非生产事务。随着美国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美国企业的经理队伍发生了重大变化,拥有财务金融及法律知识的人比只拥有在企业各职能部门工作经验的人更容易跻身于高级经理的行列。但他们专业知识的单一性,并不利于公司做出有远见的正确决策。
这种经理行为的短期化倾向,必然导致企业本身缺乏长远发展的动力和目标,经济竞争力的下降也就不可避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