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氏不仅能干活,而且能生养,一连气生了五个小子:李国泰、李英泰、李宝泰、李升泰、李世泰。那么,这五个孩子中间,哪一个才是后来的李连英呢?他日后到底有什么样的遭遇,才使他最终走上了太监这条道路呢?
3、李连英上学
这五个孩子中间,大小子肥头大耳,但有点傻气,一天到晚闷吃糊涂睡,脑袋有些发涩,缺心眼儿,但听话能干活。第二个小子可聪明,眼睛虽然不大,但眼珠子乱转,很得爷爷奶奶的喜欢,所以取小名叫机灵,这个小名叫机灵、大名叫李英泰的男孩子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李连英。
李连英出生于1848年11月12日(旧历十月十七日)。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小孩子有心计没心计,从小就能看出来。
冀南虽然地皮穷,但有个好风气,一到冬天,场也光了,地也空了,大家就要操办给孩子上冬学。不是学校,也不是私塾,就是简单地教孩子们在冬三月认识一些字。大致由立冬后开始,到腊月十五前后结束。请一个教认字的老师,找一间闲房,就算齐了。谁家的孩子爱来就来,也没有一定的座位,搬个板凳,往炕沿根底下一坐,诸事大吉。老师也不要报酬,张家的孩子背一筐乱柴禾来,李家的孩子捧一捧枣来,甚至当时什么也不给,到夏天菜下来了,给老师揪一把菜,这都是报酬,乡下人叫答老师的情。
老师最高的学问,是能念《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学生也只能学这些,可老师是有绝对权威的。家长送学生时,就把权交给老师了。孩子不听话,结结实实地打,打死也不怨老师。老师旱烟袋一端,嘬得烟袋里的烟油子滋拉滋拉地响。看谁不顺眼,用烟袋一杵,铜烟袋锅扣在脑袋上,就是个栗子包。这群没笼头的野马,哪能干吃这个亏。所以在乱哄哄的念书声里,自然会夹杂着"赵钱孙李,周吴郑王,老师停床;冯陈褚卫,老师盖纸被";"人之初,性本善,烟袋锅炒鸡蛋,越打爸爸越不念"。
五六岁的李连英,决不干这种傻事。他每天早晨到冬学堂把地扫一遍,把老师烟笸萝里的烟梗挑出来,晚上下学以后,帮老师烧烧炕,很得老师的喜爱。他又听妈妈说,"念书不讲,种地不耪",认了字以后,他就追问老师怎么讲。在这短短的几个月里,小小的年纪能认多半本《百家姓》,很难得了。从此给他打下认字的基础,又喜欢练字,没事时在地上乱画。他从小就是这种有心计的人。
在家也是这样。夏天,起早跟着爸去浇园子,爸爸摇辘辘,他管扒畦口子;秋天,跟爸爸到菜地里去捉钻心虫;若妈妈下地,奶奶上场院,他能看家哄弟弟。他从小就是踏实可靠的孩子,这样的性格全是这位曹氏母亲培养出来的。不但他如此,他底下的三个弟弟也是规规矩矩,人们都称赞是李连英把弟弟们带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