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留心观察一下那些优秀的男人,你就会发现他们大多性格果断,多谋善决,从不拖泥带水,优柔寡断。这样的男人令阻碍他成功的一切障碍为之开路。
房玄龄、杜如晦历来被称为臣者的典范,房玄龄以多谋著称,杜如晦以善断闻名,可以说大唐的开国盛世,与这两位贤臣是分不开的。
决策果断是人的优良品质,它影响到人的行为的成败。
缺乏果断品质的人,遇事优柔寡断,在做决定时,往往犹豫不决,而在做出决定之后,又不能坚决执行。缺乏迅速果敢和机动灵活应变能力的人,只能坐失良机,远离成功。
成功男人养成果断品质的因素有很多,大体归为如下四种:
(1)知识广博,经验丰富。谋略与知识是密不可分的,只有知识面广才能足智多谋,孤陋寡闻的人,只能导致智力枯竭。偶尔一两次的成功,无异于瞎猫碰上死耗子。诸葛亮在未出茅庐之时,就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对天下形势了如指掌,预料到东联孙吴,北拒曹魏,天下必然三分,后来他能果断地运用“空城计”退兵,也就不足为怪了。
(2)对客观情况了如指掌。果断不是武断,它是通过对主客观的分析,在知己知彼的情况下做出的决定。曹操率领百万大军进犯江东孙权疆界,东吴朝野上下,主战主降者各执一半,孙权也犹豫不决。出使东吴的诸葛亮,详细分析了曹操的各种情况。诸葛亮认为,曹操号称百万之师,实际上只有四五十万,而且降兵较多,军心不稳,没有战斗力,曹兵皆北方人,不服南方的气候、水土,不习水战,难以致胜。面对这样有理有据的分析,孙权终于接受了诸葛亮的东吴与西蜀联手抗曹的谋略。这从降到战的转变,正是由分析和掌握作战对象的情况而制定的。
诸葛亮设计的“空城计”,也正是经过深思熟虑后对司马懿心理状态的正确判断。正如诸葛亮后来所说:“此人料吾生平谨慎,必不弄险,见如此模样,疑有伏兵,所以退去,非吾行险,概因不得已而用之。”
(3)前期准备要充分。准备充分,针对不同的情况,拿出不同的方案去应对,当然,事先要拿出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去了解事物的前因后果。
(4)要把握时机,适时地做决定。俗语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决定制定某个谋略时,一定要有合适的时机,因为一定的谋略总是在特定时间和地点,在特定条件下才能成功,谋略也是随着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世界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叙述了这样一段故事:保尔·柯察金在途中见到自己的战友朱赫来被敌人的一个士兵关押时,保尔的心狂跳起来,猛然想起自己衣袋里的手枪。于是决定等他们从身边走过时,开枪射死敌兵,但是一个念头又冲击着他:“要是枪法不准,子弹万一射中朱赫来……”就在这一刹那之间,敌兵已走近面前,在这关键时刻,保尔出其不意地一头扑向那个士兵,抓住了他的枪,死命地往下按……朱赫来终于得救了。
总之,果断,不能冒险,不能草率行事,要根据情况和时机制定策略,根据事情的变化做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