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前言(1)

《止学》中的80个做人智慧 作者:伏建全


《止学》是隋朝大儒文中子以道家思想论处世之道的经典力作,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极有价值的一部珍贵经典,它在中国流传了千余年,却鲜为人知,其文笔优美,意境深远,将传统文化中关于“止”的精髓集于寥寥千余言内,极具实用价值,堪称一部奇书。虽然史书中关于作者文中子的文字介绍并不是很多,但是提起他的门下弟子可以说无人不晓,唐太宗时的一批开国元勋——魏徵、李靖、徐世绩、房玄龄等文臣武将都是他的得意门生,从这方面来说,文中子的思想对于唐代文化乃至后世文化的繁荣是功不可没的。

其著作《止学》称得上是一部湮没久远的关于胜败荣辱的古代绝学。所谓的“止”就是志有定向,妄念不萌,外念不摇,不急于求成,不躁而偾事,在纷杂、妖娆的尘世中,求得一颗安定从容之心;所谓“知止”就是不仅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要做什么,更要知道在什么情况下、什么地方该停下来。当行则行,当止则止。

停下来,干什么?

停下来,由“止”找到“定”,定下来,或端坐、或盘腿、或半卧,一切顺应自然,这样就会定。

定后会感到从未有过的安静,一切都远离,甚至天籁、甚至原本心灵的狂躁、灵魂的疲惫、身体的倦怠完全消失弥散。这是一种“知止”后的境界,发自内心,行于一念。

不要小瞧了一个“止”字,一个“止”字关乎着每个人的胜败荣辱。我国著名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两千多年前就揭示了“止”字中所蕴含的人生智慧,他说:“知止,则日进无疆,反者,道之动。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持盈保泰、长生久视之道。”

的确如此!对于经商者来说,一个“止”字决定了其输与赢;对于从政者来说,一个“止”字决定了其平凡与伟大;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一个“止”字决定了他的成功与失败。“止”之奥妙,存乎一心。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