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地解决我国的老龄化问题?有一种意见认为,应该采取西方社 会的做法,广建养老院,这项工作应该由政府统统包下来。此说似是而非。 众所周知,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不仅文化传统迥异,而且经济实力相差悬
从心开始:北京大学爱心讲堂十年精华 殊。我国目前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政府有限的财力必须用于经济起 飞的关键处。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基数很大,如果要政府负责建造所有的养 老院之类的社会福利设施,其数量相当惊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政府还不 可能倾斜如此庞大的财力于此。据程勇先生统计,1998年底,全国共有敬老 院、福利院、老年公寓40741所,其中国家兴办的只有1364所, 集体和社会 兴办的有39377所,共收养老年人72万,占老年人总数的0.8%。有关领导部门 计划在今后5年内,每年增加10万张床,共50万,如此仅达到130万张床,可 收养老年人的比例,仅为1%,距离解决全社会老年人问题还相当遥远。
退一步来说,即使政府有能力建造可以满足所有老年人需要的养老设 施,但还面临两个无法回避的问题:一是我国的文化传统,习惯于父子、祖 孙同堂,老人既可含饴弄孙、享受天伦之乐,又可以疾病相扶、起居照应。 而养老院最大的问题是感情孤独,设施再完善,也没有生活的乐趣。因此, 相当多的老年人不愿住进养老院。据程勇先生预测,今后5年,愿意住养老机 构的老人只有1000多万,占老年人总数的8%。二是我国经济还不很发达,人 们的支付能力尤其是老年人的支付能力还很有限,据北京市1998年普查,养 老机构月收费一般在800-1200元之间,而目前老年人的月收入在500元以下的 占53%,501-800元的占23.8%,801元以上的占23.2%,因此,即使养老院的数 量已经足够,有财力入住养老院者也相当有限。
我们认为,应该根据我国的国情,从长远的角度来寻求彻底解决老年化
问题的途径。在目前,至少应该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首先,应该理直气壮地宣传和弘扬中华民族孝敬老人的优良传统,使每
个公民都树立以赡养老人为天责的观念。
孔子提倡的孝道,是上古社会的产物,用今天的眼光来看,不免有落
后于时代之处,如与孝道密切相关的丧服之制与守孝三年之制,与当今社会
已经不相适应。此外,古代某些帝王将孝推到了极端的境地,如《二十四孝
第一部分 名家十五讲
图》所宣扬的“卧冰求鲤”等故事,已经背离了人性,不能再提倡。如此之 类,无疑要予以扬弃。但是,孝道的内核依然是基本合理的。孔子倡行孝道 的本意,是要寓教于情,培养人的仁爱之心,使人从孝敬自己的父母开始, 推己及人,去尊敬所有的长者,使全社会充满关爱。这不仅没有违逆时代潮 流,而且正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所需要的,切不可因为它有过时、落伍 之处,而将合理的主体也一并扬弃。“文革”中对孝道的粗暴批判,完全是 出于险恶的政治目的,其捏造的罪名之多、动用的力量之广,持续的时间之 长,堪称空前绝后。适成鲜明对比的是,“文革”后我们在这方面的反批 判,与之远远不成比例。所以,其流毒与影响依然存在。时至今日,“孝” 字依然为许多人所忌言,讳莫如深,许多青年甚至不知孝为何物。为此,我 们建议,应该在报刊、电视等媒体上组织专题讨论,对儒家的孝道作实事求 是的分析和介绍,使大众树立正确的认识。
其次,从儿童开始,培养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观念。目前,社会对于 敬老观念的宣传,主要是九月九日重阳节组织老年人登山或安排有关老年健 康的咨询活动等,这样做虽然必要,但不足以在全社会普遍树立孝敬老人的 良好风气。我们建议组织专家学者结合我国传统孝道和礼学,编写孝敬老人 的“应知应会”,包括起居、饮食、语言、侍病等各种具有可操作性的行为 规范,列入中小学的伦理道德教育课中。如此从青少年抓起,坚持数年,社 会风气必将有明显的改观。在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显现的今天,具有重要的 现实意义。对于成年人,也必须有相应的要求,建议将孝敬老人写进民法、 民约,凡虐待老人者,不得提干、提薪等,以示惩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