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3节:名家十五讲(53)

北京大学爱心讲堂十年精华:从心开始 作者:美妙


第一部分 名家十五讲

虚拟的东西,今天种下的因就是未来的果,所以要以身作则。

《孝经》认为,孝乃“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所以人要有 实际行动才叫孝,不是挂在口头上的。打开报纸,里边没有一篇关于孝道的 文章,满天全是大量的负面信息。一份报纸上百条新闻,1%的孝道内容都找 不到,我们不该反思吗?这个榜样就是没做好嘛!

我的孩子十一岁的时候,我教他读《弟子规》,里面就有“冬则温, 夏则凊”这么一句话。后来铺被的时候,他只顾自己铺好被子钻进去睡了, 于是我就问他,孩子,你背的那个“冬则温,夏则凊”是什么意思呢?他说 不知道。我就把它的意思给他讲解,第二天他把被子铺好的时候,也把大人 的被子铺了。这就是古人给我们的传统啊,孩子他懂得学好,要不教他,就 把他耽误了,那他当然不孝。所以孔子有一句著名的话叫“不教而诛谓之 虐”。什么叫不教而诛呢?就是你不教育孩子,他犯了过错,如果把他杀 了,这是你的罪过。

懂得了孝的教育的含义,我们就知道孝是刚才讲的,教之文化。所以在 《孝经》里边孔子说了一句话:“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德 之本也”,道德的根本,没有了这个,一切都不可能。你看古人给我们总结 得多好。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知道这个意 思吗?你怎么对待你的老人,把它扩大为对待所有的老人;你怎么对待你的 孩子,把它扩大到对待所有的孩子,就是我们的大同世界,这就是孝道。教 育的本质是什么?是孝。而丢失它,就会丢失文化之根。把这句话要好好记 住。《孝经》里讲,治理国家最大的是什么?孝治天下。因为有孝而能治理 天下,而孝不外乎是尊敬和效忠。所以“有觉德行,四国顺之”,你的周边 国家都会来归顺你,只要你有足够的德行。

孝,通“校”,校正位置。上下有序的归位即为孝。懂得上下的关系, 就是安宁的所在。失位则乱,归位则正。

从心开始:北京大学爱心讲堂十年精华 中国孝道为什么能治天下?就是因为讲到了关于“位”的重要性。这个 世界为什么会乱呢?因为偏离本位,没有尽责,就是这么乱的。如果你是一 个总台的服务员,让每一个顾客满意是你的本分;如果你是一个厨师,把菜 炒好是你的本分,炒不好是你的失职。可是我们现在见到的是,没做好好像 是应该的,做好了还要表扬。比如,警察抓小偷立功,你说是不是笑话呀, 警察抓小偷就是他的天职啊。

孝行天下

韩荣华

韩荣华,来自宝岛台湾,祖籍江苏盐城,教育慈善家、大学教授,创作《千孝文》和《千 忠训》,创办忠孝礼运府,积极推广新国学的蒙学快速学习教育。

“孝”字从字义上来理解,其实就是“教之所由生也”。因为孝也是 要教的,所以林语堂先生对“教”的解释就采用了观其结构而解析其意的方 法。他说:“‘教’字,也是从孝演变而来的。即‘孝’字加上表示使役的 偏旁‘攵’,意思是‘使……孝’。”由此也可见孝道教育在传统中国的社 会教化和学校教育中的根源和首要作用。在有校长或教师的场合中,我都会 经常问他们:学校是让学生学什么?而教师又主要教什么呢?大多数的答案 都不明确。我就说,学校,顾名思义,就是学“孝”嘛;教师就如林语堂所 说的,其首要职责就在教孝。

在儒家文化或中国传统文化中,孝道是居于首德地位的。儒家虽讲 “仁”是全德之名,但又认为“仁”是从“孝”的爱和亲情中升华出来的。 因为封建社会是家族社会,而孝道就构成了整个社会的伦理基础。传统的政 治文化、人们的日常生活的确都和“孝”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称其为“泛 孝”。也就是说,立身处世、社会道德、职业道德都变成“孝”了。从其根 源上来讲,由于古代的孝道最初并不仅仅是现在意义上的子德,而是宗族道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