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6火种迅速渗透

中国1911 作者:伍立杨


革命党人与新军中的进步分子往还频密。如驻南京的新军第九镇第三十三标,当时担任标统的是革命党人赵声(字伯先,镇江人),担任管带官的有冷遹、柏烈武、伍崇仁、杨韵珂、江来甫等。大量尉官中,则有一半以上的人,开始接受孙中山先生的革命影响,立志推翻清王朝,为创立民主共和而积极从事革命活动。部队渗透情形相当严重,以同盟会为总指导,陆军中小学学员、党人、团体均有人在部队中串联。

党人在部队中运作举事的具体方式,在首义之前,各级负责人为坚定各同志之信心起见,常用耳语宣传,详为讲解清朝政府之残暴无道,丧权辱国之事实,远如“扬州十日”、“嘉定三屠”之惨;近如中法、中英、中日战败之耻,庚子八国联军之辱,割地赔款,订下不平等条约,并以兴建国家海军之款,供西太后构筑颐和园之用;最后如瑞澂以纨袴公子,出任总督,彼并以卑鄙无能,不学无术之丫姑爷张彪(瑞澂丫鬟之夫,同志间鄙称为丫姑爷)出任第八镇统制……用以上之事实,作为宣传之资料,激发同志们同仇敌忾之雄心,杀身救国之勇气,人人切齿痛恨,隐忍待发,所以10月10日夜,枪声一起,响者四应。嗣后之宣传工作,又转变方针,重点在鼓吹各省起义,全国响应。所以首义后第三日,即有胡石庵在汉口成立之《大汉报》出版,大力宣传,新闻版内所刊者,不是说某某几省同时响应,就是说某某几省援兵已发;文告栏中所载者,不是某某几省讨逆之檄文,就是某某几省声援之函电。将当时革命军之事实,宣传得轰轰烈烈,有声有色。真是天夺其魄,清运该终,使清廷老朽摄政,稚子宣统,闻革命党而胆寒,阅《大汉报》而心惊。

部队被革命意识所渗透,当时身处其中的万耀煌先生记述一般情形是如此:新军士兵有时颇不顾利害,胆子甚大,在酒店,在运动场都畅言无忌地高谈反清革命,甚至在猜拳饮酒时亦喊“要革命,要排满,全福寿”,官长不便去酒店,即去亦视若无睹、听而不闻,其革命风气之热烈由此可见。

此种运动与渗透的情形也可由吴醒汉的回忆来印证。他的回忆录《武昌起义三日记》中说,黄花岗起义失败后,谭石屏(谭人凤)于5月下旬到汉,与各同志会商,决定以武汉为发难地。各同志即积极进行,新军中各有组织,二十九、三十两标同志组织一将校团及下士班,专为运动,成效显著。其主干为蔡幼香、吴醒汉、张廷辅、王宪章、王文锦、徐达明等。其他各方面,工程营熊秉坤、方兴等,炮队孟华丞、徐万年等,辎重营胡祖舜等,各分组小团体甚多。因时势紧迫,夏间开同盟会,居正、杨时杰任内务,查光佛、牟鸿勋任联络,蒋翊武、刘复基任军务,吴醒汉本人负责交通交涉。彭楚藩、熊秉坤、徐万年任各标营代表,这是事发前的组织架构。至发难时,推定蒋翊武为临时总司令,孙武为参谋长,蔡幼香为参议长,吴醒汉、徐达明、王宪章、张廷辅等为参议,陈磊、谢石钦、潘公复、丁笏堂等人任秘书干事,邓玉麟管交通传达。

黄兴等在广州发动黄花岗起义,当时蒋翊武拟炸瑞澂总督署以为响应,事败未成,但形成猛烈的助推作用。四川保路风潮发生以来,影响遍及全国,人心跃动,蒋翊武又再三说,时机到了,多次密开军事会,被举为总司令,遂设枢纽指挥于武汉三镇。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