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舍弃过分执著的观念,随时对自己进行调整(1)

十堂人生舍得课 作者:肖嘉铭


人不能没有理想。人有了理想之后还要坚定信念、执著追求,不可朝三暮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但是现实中有些人却陷入了误区,对一件事情过于执著了,陷入了疯狂的境地,不管这件事情是否能够完成,就是撞到了南墙也不知道回头。这样是不对的,人要知道变通,不可取的事情就不要取,即使已经做了一半儿才发现不行都必须要回头。要学会舍弃,过分执著只会害了自己。

什么事情都是过犹不及,过于执著就会认死理、钻牛角尖,陷入思维定势的状态,固守着旧的方法和不现实的目标。白白劳作了一辈子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苦劳并不一定就有功劳。这是一个讲究效率的社会,干了事请却没有作用是不会获得大家认同的。

其实执著就是一把开山斧头,一路披荆斩棘让我们达到胜利的彼岸,这是需要勇气和魄力的。但是当我们用它来开辟命运的道路时,最重要的是要看清楚是否开辟了一条绝路,而自己手中的斧头是否对准了正确的方向。

非洲有一种异常强壮的野马,它扬起后蹄就可踢碎狮子的头盖骨。而当一种普通的吸血蝙蝠披在它后背时,自信的野马会狂奔不止,甚至冲进悬崖,最终因失血过多死去!

其实,科学家证实,蝙蝠吸的血实在很少,是“执著”的冲动使野马害了自己,它分辨不出自己所做的是对是错。

如果不动,野马仅仅是失去一些血而不会死。如果想摆脱可恶的现状,野马在地上打几个滚就可以解决了。可是野马一个方法都没有采取,坚持狂奔的它根本不知道调整自己的战术来解决问题。

很多人听了这个故事之后都说野马笨,可是许多人其实和野马一样,自以为自己在坚持,其实是在钻牛角尖而已。

世事变化无常,也许最开始的计划是完美无缺的,但是实行的过程中随着环境的变化、局势的改变,旧的东西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形势了。这时候,改变最初的设计,找到新的目标新的方法就成为了一种必然。

一个林场主从父亲那里继承了大片的林场,每天驾车穿梭于林场中,他都万分欣喜地看着这些能给他带来大笔财富的森林。

然而,一场无情的大火把一棵棵百年树木变成了焦木,失去了所有财产的他没钱再买树苗来栽种。

林场主失魂落魄地走在街上,发现许多人排队购买木炭取暖。他灵机一动,把焦木加工成木炭销售,结果获得了大笔财富。

聪明的农场主在苦心经营的林场成为焦木时,没有盲目的执著种树,而是利用焦木获得了大量财富。这一指间的变通让他从几乎一无所有变成了拥有财富之人。

“大禹治水”的故事我们都读过,为什么大禹会那么聪明地用“疏导法”来治水,而他的父亲就那么的不会变通,而最后必须眼睁睁地看着被拉去砍头?难道是大禹真的比他的父亲聪明吗?其实不是这样的,只是因为大禹善于变通,他能够在当时骑虎难下的态势前适时应变罢了。

所谓穷则变,当处于失败或者是危机的情况下,就要对自己的目标或者行为提出疑问,提出假设,调整行驶中的错误航线,偏转船头。

即使并未遭遇危机或失败,也要经常对自己的假设提出质疑,并经常性地从不同的方面来思考自己的假设,印证或者推翻它。而且要从心里接受自己犯了错误的可能性,做好改变的思想准备,有了这样的思维,才有成功的保障。

有这样一则有趣的故事:

在一个村子里有两个年轻人,一个叫张三,一个叫李四。一天,他们相约到外地去做生意,于是他们变卖了些田产,带着一部分钱财和驴子上路了。

他们到了一个生产布匹的地方,张三对李四说:“在咱们那里,布是很值钱的东西,我们把所有的钱换取麻布,带回故乡一定会有利润的。”李四同意了,两人买了布,捆绑在驴子背上继续赶路。

接着,他们到了一个盛产毛皮的地方,张三就对李四说:“毛皮在咱们故乡是更值钱的东西,我们把布卖了,换成毛皮,这样不但我们的本钱回收了还能有一点利润啊!”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