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收藏古家具都有一个概念叫“包浆”,南方人称“皮壳”,这 是指古家具年久以后在表面形成的一层硬度很高的保护层。没了包浆皮 壳就有作伪的嫌疑。因当时没人作伪,所以没人说什么包浆皮壳,也就 没人(包括我)爱惜历史形成的证据。
现在不一样了,凡收藏或喜爱古家具的人都把这专业“术语”挂在 嘴上,什么包浆不好,皮壳伤了等等,不一而足。收藏段位高的,可以 分出包浆南北方的差异,可以分出天然形成的包浆,还是人为做上的包 浆。既然包浆已成为古家具鉴定的首要标准,作伪者在此下的功夫就可 想而知了。
时至今日,回忆当年,恍如隔世。目前中国古家具的世界纪录在不 断被刷新,这会儿谁都盼着自家也有几件古家具,可能两套豪华别墅都 顶不上一对柜子,这让我们这些炎黄子孙多少有些汗颜。老祖宗留下的 这份“家产”竟成为了今人津津乐道的谈资,古家具收藏热的形成就不 再是偶然的了。
玉不去身 君子无故
中国人对玉的感情很深。比如我们用“冰清玉洁”来形容一个人 的高尚纯洁;比如把一些赏心悦目的女孩称之为“玉女”;比如成语 中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千古名句;比如把办成一件好事说成 “玉成”此事,等等。这种感情的来源其实很原始。在人类早期的生活 中,一切美好的东西都会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因为那时人类的生存状 况太艰苦,要与许多今天已不成为灾难的事物对抗,比如野兽,比如风 雪。
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加入了感情色彩,从动物中脱离出来。人类首先 对自然界中的自然之美进行了归纳,有选择地将之升至精神领域。玉的 概念逐渐形成——美石为玉。我们今天对玉的膜拜与古人没有本质上的 不同。把自然界中的天籁之物赋予新的生命,中国古人至少为此努力了 10000年。
近些年,经常有朋友找我帮忙,欲寻求一块好玉,佩带于身。男人 们的注意力在玉的品质,选择一块子冈牌子挂在腰间,闲时握在手中摩 挲,发古之幽情。人多的时候还可以掏出来示众,耀炫时的得意一望便 知。而女人喜欢将玉坠挂在胸前,在风景区内再增添一道风景。佩玉的历史其实非常久远,红山、良渚、殷墟等早期文化中均有佩 玉发现。这时,在古人的装饰中,佩玉恐怕是最高等级的财产了。到了 战国至汉时期,古玉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她涵盖的内容除了财富、艺术、礼仪,还增加了政治的含义。
汉朝宫廷礼仪繁缛。中国的封建王朝自秦创建,至汉已迅速达到 第一个高峰。由于战国及秦的连年征战,宫廷政治斗争险恶,刺杀之事 屡有发生,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已成为千古新闻。至今陈凯歌、张艺谋们 仍津津乐道地向观众讲述两千年前的惊险故事。“图穷匕首见”这句成 语已让国人运用了2000年。我们可以想见,英雄荆轲在展开图卷的一刹 那,掏出匕首时的果敢杀气。
大汉宫廷,被秦王这生死攸关的一幕惊呆了。痛定思痛,汉廷规 定,大臣们佩带古玉组佩上朝。组佩,顾名思义,成组的玉佩。组佩由 大小不一的玉佩组合,中间衔以丝绳,佩带腰际,限制了文武百官上朝 时的行动。如若有人动作过大过猛,组佩就会叮当作响,势必引起侍卫 的注意。当然,更多好处来自于玉.的自身文化。玉有五德:仁义智勇洁。仅从字面就可以准确理解其含义。古人赋予玉的品德时使用了最高 等级的字眼,多方位地囊括了玉的全部内涵。但这仍不够,一代代的中 国人,对玉还发生了另一种情感——财产观。从远古起,寻求一块美玉培育了古人充分的占有欲。别人腰际胸前 的美玉,会变成自已觊觎的目标。美玉难寻,进入奴隶社会,尤其进入 封建社会,财产对个人愈发重要,财产“质”的含量迅速超越“量”的 含量。一小块美玉,尤其再经过工匠的琢磨,会变成一种超越自然财产 的财产。说这些话很饶嘴,但仔细品味,就可知晓其中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