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跟冯玉祥的女儿闪婚闪离(3)

绝地蒋经国1925-1937 作者:郭晨


冯玉祥的这一句话说得值,后来苏联送了不少迫击炮和其他武器给冯玉祥的西北军。

冯玉祥在苏联期间,已在共产国际工作的蔡和森给他讲了国共合作、“三大政策”等问题。冯听了颇受启发,当面提出请蔡做他的老师,同他一起回国,帮他做西北军的政治工作。蔡因在莫斯科尚有未完成的工作,不便离开,便推荐从法国巴黎留学转到苏联东方大学的刘伯坚到冯部做政治工作。冯与刘伯坚一见如故,两人曾多次彻夜畅谈,谈苏联,谈世界,谈中国,短短的几个月,两人便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情同手足。冯在回国之前,一再要求共产国际委派刘伯坚同他一起前往西北军,重整旗鼓,东山再起,参与北伐。共产国际同意了冯的要求。

冯玉祥将妻子和儿女留在莫斯科,自己带着刘伯坚和苏联派给他的顾问乌斯曼诺夫离开莫斯科。冯弗能拉着蒋经国的手赶到车站送行。

冯弗能对父亲说:“爹,经国同学特地赶来给你送行!”蒋经国握着冯将军的手说:“祝冯将军一路顺风,早日重整国民革命军的威风!”冯玉祥笑嘻嘻地说:“经国,你和弗能、洪国都是中山大学的同学,希望你们共同勉进,学成后回国报效国家和人民。”小蒋说:“请放心,我们平时接触多,学习上互相竞赛。我一定记住冯将军的教导,不辜负您的期望!”

刘伯坚随同冯前往西北军,当了政治部主任,这才有以后的邓小平等一大批在中大学习的中共党员进入西北军,搞起轰轰烈烈的政治和群众工作,创造了西北军最兴盛的时期。

正在冯玉祥进步的时候,小蒋的父亲蒋介石开始反动,发动了“中山舰事件”,向共产党开了第一枪。据专家研究,此时他的政治态度表面上依然十分左倾,因为他明白北伐要成功,苏联的物资援助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反共不能走得太远。这可以从他和儿子在“中山舰事件”爆发前的信函往来中,看到这个左倾态度。1926年2月12日,蒋经国向父亲问起,日前来函似乎反映出“不脱离宗法社会的语意”,他请父亲说明孙中山先生的民生主义和共产主义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蒋介石回信说,前一封信里的旧式思想不是他的本意,是故意在考验蒋经国的,他很欣慰儿子本身的“思想、语言”都很“正确”。他进一步解释说,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就涵盖了共产主义。他说,中国革命“只有在成为世界革命的一部分”之下才有意义。

蒋介石3月16日又发出信函,支持儿子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决定,并表示国民党和共产党原是“革命同志”。蒋介石何等精明,他晓得苏联秘密警察一定会拦截、阅读他给儿子的信函,所以有意要在信中唱高调。但是,它也从侧面反映出蒋介石在针对“中山舰事件”采取行动之前四天,仍然持有激进立场。

尽管发生了“中山舰事件”,共产国际仍同意继续与国民党合作。中共领导人虽然希望与国民党分手,但作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仍只好服从共产国际的决定,继续维持貌合神离的国共合作。斯大林最关心的是不惜牺牲中国东北权益,讨好日本人,托洛茨基在这个问题上的态度与斯大林是一致的。苏共政治局接受“今后南满仍由日本掌控”,也同意苏联应与控制东北及华北部分地区的张作霖维持“和平、稳定的关系”。斯大林明白地表示,此一阶段的国共联合阵线应该极力排斥以积极军事行动统一中国的主张,也就是反对中共搞武装斗争,也要回避可能把“帝国主义者推向军事干预之路”的一切行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