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交替关系(2)

每天学点经济学Ⅱ 作者:赵文锴


第二种菲利普斯曲线表明的是失业率与物价上涨率之间的关系,可称之为“失业 物价”菲利普斯曲线,这也是今天最为常用的一种曲线,由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和索洛于1960年提出的。他们以物价上涨率代替了原菲利普斯曲线中的货币工资变化率。它表明:在一轮短期的经济周期中,当经济呈现上升趋势时,失业率下降,物价上涨率上升;当经济呈现下降时,失业率上升,物价上涨率下降。

除此之外,还有第三种菲利普斯曲线表明的是经济增长率与物价上涨率之间的关系,可称之为“产出 物价”菲利普斯曲线。

这三种形状的菲利普斯曲线,分别表明了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化率之间的反向对应关系、失业率与物价上涨率之间的反向对应关系、经济增长率与物价上涨率之间的同向对应关系。三种菲利普斯曲线对社会经济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特别是对于政府而言,由于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着交替关系,因此可以运用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用较高的通货膨胀率来换取较低的失业率,也可以运用紧缩性的宏观经济政策,以较高的失业率来换取较低的通货膨胀率。这样就为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和重要参考。而对于普通人而言,也可以借助菲利普斯曲线,对现实生活中的通货膨胀现象和失业现象有一个进一步的了解。

经济学点睛:

人们面临着通货膨胀和事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也就是说,如果人们希望降低失业率,比如将失业率降低到自然失业率的水平以下,那么人们就必须忍受通货膨胀水平的上升。这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延伸,当然这样的取舍只在短期内成立,而这种短期权衡取舍正是菲利普斯曲线,它正日益广泛地作用于社会的经济与政治。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