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学中,拉动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有三大因素:投资、消费和出口,前面两节我们说过了投资与出口,现在让我们再来看看消费。2009年上半年,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3.4%,拉动GDP增长3.8个百分点。
2009年6月,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5%,这一数字略微超出预期。由于2008年6月零售额基数较高,因此15%的同比增长幅度无疑表明消费者信心正在逐渐增强,消费活动更加活跃,反过来又促进了经济的增长。
消费贡献率是指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即在GDP增长中消费因素所占的比重。消费贡献率的稳步增加,体现出政府将扩大消费、改善民生作为一揽子计划的政策重点。2009年1月至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16.6%,比2008年同期加快3.7个百分点,这一增速是1986年至2009年这23年里的同期新高,中国政府制定的一揽子计划中多项政策着重启动住房、汽车等消费热点,取得了很好的政策效果。
当下,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出现成交量明显放大,房价环比连续5个月上涨的见底回升局面。2009年上半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31.7%,商品房同比增长53%。中国汽车销售风景独好,累计产销达到600万辆左右,增速且呈现逐月上升趋势;截至2009年6月,中国国内汽车销量已经连续四个月超过一百万辆,新车销量超过美国、日本,连续6个月保持全球第一位。房地产和汽车销售的持续升温将带动下游关联产业的增长。如住房销售加快将带动装修装饰、家电、建材等相关产品的消费。而汽车销售上升将带动钢材、汽配、石油等行业的增长。
从上面的数据中,我们很容易看出消费贡献率对于国民经济整体复苏,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那么,到底是什么刺激了中国消费贡献率的稳步回暖?大致有下面三个方面:
1. 假日消费
约占全年1/3的节假日时间,已成为消费市场的黄金时段。全国各大商家应以琳琅满目的商品、排山倒海的宣传攻势、丰富多彩的营销方式,促使每个长假都形成一个消费热潮。
2. 住房与装修消费
住房制度的改革促使居民住房需求不断扩大,城乡住房消费热不仅带动房地产市场的回升,也推动了建材、装饰装潢、家具、家电等商品的销售,继续充当扩大内需的重要角色。
3. 电子信息类商品消费
随着IT等高科技产业的发展,电子信息类商品销售增长速度不断加快,需求大幅度增加。信息技术商品化为电子产品注入了新的商机,信息通讯设备、计算机、家电、数字彩电等商品日渐走俏。
当然,我们不能够只将目光局限于当前的消费贡献率,而忽视了潜在的民间消费能力。由于中国百姓历来有储蓄的习惯,因此,导致了他们消费观念的保守,要想解决这个问题,从根本上促进中国消费水平的提高,就必须通过采用新技术改良品种,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以致通过开发全新的产品和服务,把消费者潜在的消费欲望有效地激发出来,变成现实的购买力,不断刺激和拓展消费需求,以实现居民在本地消费的最大化。因此,优化供给要多从市场创新方面着手,除了做大“馅饼”之外,还应当在创造新的“馅饼”上做文章。
经济学点睛:
消费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小到买米买盐,大到买房买家电,无不属于消费。消费对于国民经济的作用十分重大,中国面对全球性经济危机时,所采取的刺激经济回暖政策除了投资,便是扩大内需,从刺激内部消费的角度着手,增加消费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从而抵御经济危机的侵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