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伊沙
有关“生于某个年代”的话题,只在一种情况下才有被谈论的意义,即某一类人群以为生在某一个年代有什么优势可言。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这个话题的由来是“70后”这个概念的提出。最早在文学批评界先被提出来的是“60后”,了解情况的人会明白当时提出这个概念还有一种经历上的自卑心理,即这是从幼稚园一直上到大学的一代人,他们的写作比起上一代人(下过乡,进过厂,扛过枪)有什么不一样吗?而到“70后”——从文学批评界的最早提出到后来成为一个社会性的热门话题,从始至终透着一股得意洋洋的劲儿,为什么而得意洋洋?我想那是一种拥有年轻的优势心理。只有在这种优势心理的驱动下,“70后”一跃而为“年轻神话”的时候,我才愿意针对它。
“神话”转瞬间变为闹剧是再正常不过的程序,一个“出生于50年代”的人跳出来说:“不和生于70年代的人交朋友”,接着又一个生于50年代的人跳出来说:“不和生于70年代的人做生意”,他们的理由是:生于70年代的人职业感强,但社会责任感差,“长着一张不负责任的脸”,“我们的年代”见不到开着的水龙头,人与人之间讲求信用,现在的青年人更加强调现实利益,是消费的一代人。以经历优势为基础的“时代神话”和以年龄优势为基础的“年轻神话”忽然干起来了,这便是发生在“50后”与“70后”之间的一场话语争锋,为什么没有“60后”的人?因为“60后”不具有这两重优势中的任何一种,是为反证。在我看来,任何一种“神话”中的人和事都包藏着巨大的愚蠢性,这就是我听到上述蠢话未感吃惊的原因。而在“70后”那里,这种愚蠢的表现也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无知者无畏。我在网上贴了一首诗,一个“70后”的诗人以纯然自信的口吻评价说:你不老,写得好。因为“不老”,所以“写得好”——我的理解没错吧?其实他有一个更加自信的潜台词:“年轻”=“好”。“50后”的诗人汪国真倒是在十年前就写出了现在“70后”的心声:“年轻真好”。我的牙齿不知早就被酸掉了几个……
我不否认不同的时代在不同的一代人身上所打下的不同的烙印,在我个人经验的范畴里,遇事立马想到动用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的往往就是一个“50后”;而遇事马上想到用钱来解决的常常会是一个“70后”——即便如此,我也反对对某一代人做出任何结论式的断语。因为随着时代的进步,每个人的个体性已经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张扬与彰显,再用“一刀切”的方式来谈论什么“代”不“代”的说明我们在思维方式上存在的腐朽,尤其是“70后”的人,你们身为“新人类”、“新青年”究竟是“新”在何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