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江
忘了第一次见到这东西是在什么时候。只记得较深刻的一次印象是在大学宿舍,外屋来了几个推销诗集的,其中一个还递名片,名字前有四个黑宋:“青年作家”。当时见识少,惊讶得直咧嘴——原来还有人把这称谓印在片子上,看来不止是“经理”们!那是“八十年代”后期,名片不是谁都有资格掏的。 大学刚毕业那一两年,好像名片开始疯狂普及了。一边向对方递片子,一边嬉皮笑脸嘴里唠叨着“骗(片)一把”,就是那阵儿兴起来的。那时候北方的出租车业务也正方兴未艾。“打的”和彼此递片子,算是我们这些刚走上社会青年们的恶俗爱好。同时期广泛流行的是王朔聪明绝顶的小说。而比这个稍微提前两年时兴的则是掮客,也叫中间人、“跑合儿的”,如果谁发展顺利,下一步就是皮包公司——那是“九十年代”初,北方不少“广告公司”的前身。当时我最喜欢和人开的玩笑之一,就是一面接对方名片,一面郑重申请:哥们儿,能不能再给几张?对方肯定好奇或警惕地问你干什么用,我就说我攒这个,每样儿得凑够54张。
有一点一直好奇:国产影视里有一阵镜头里好象挺爱出现名片的,而印象中时尚甜腻的美国电影里类似的镜头出现却不多。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也许是我看的荷里活电影还太少,要不就是这么多年人家习惯了,也没把这当过什么,编剧写剧本时不需要用一张纸片来凑字数。
从上班到现在,我自己的名片大概有过七八种版本,一般吧。估计其他同龄人中印过几十个版本的人都有,当然咱这说的都是做“正行”的。这大概也能间接证明这十几年来社会的经济繁荣和职业流动,建议大学里搞社会学研究的不妨以这个为研究项目写一本书,如果作者脑子不太笨,会很好玩的,也很有意义,就像前两年翻译过来的《香烟》、《垃圾》。
名片的出现本来是为了表明身份,不过现在有一点值得注意,就是它越来越不能证明主人的身份了,充其量具有信息发散的功能。这也是人们职业流动过于频繁所造成的后果。名片只能说明有过这么一人,有过这么几个与他相关的电话、传真、电子邮箱,这人可能在某个行业的某个部门做着或做过某种工作,仅此而已。也可能转天人家就不干这个了。现在听说各地有不少倒火车票和造假证件的也有名片,这让人多少感到一丝怪诞和黑色幽默。但怪诞和黑色幽默本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更邪性的还有一个和警察叫板的惯偷,每次偷完,他老人家就在现场留一张名片,以显示嚣张,直到最后终于因为这名片被抓获。也不知道该小偷被关起来后对名片这件事后悔过没有。这大概又是需要心理学家或电影导演们去下工夫解释、演绎的事了。
名片,厚的、薄的、贵的、土的、洋洋得意的、泛着傻的……这些年大家都没少见。不过我印象中第一次见到“名片”这个词还是在当年的初中语文课本里。那里面有一段刘宝瑞单口相声《连升三级》的节选。说文盲张好古进京赶考,撞到了大太监魏忠贤的马,还穷横说自己准进前三,魏忠贤好奇,就派差人拿自己名片送张好古去了考场。考官以为张是魏忠贤的亲信,就让他中了进士。后来张知道自己撞的是魏忠贤,还沾了人家的光,就去拜谢,也递了自己的名片。初中生头脑简单,当时看了也没在意。现在回想起来,才知道古人真是不简单。不止发明了古代的足球,连名片这么“现代”的玩意儿也是咱发明的,而且太监、文盲们都用得那么起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