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个会让你吃惊的是那些丰富的种类。伊莉斯在网站上刻薄地评论某些宗教运动的不足之处;斯文为自己的朋友和家人在网站上记录自己的日常生活。威廉的网站首页是黑色的,上面只有三个艺术符号可以链接到其他页面:“艺术”、“思想”和“自己”。劳拉的首页是完全不同的——五彩缤纷的明亮字体混杂在一起,一栋慌忙画成的房子上乱七八糟的放着各种符号。
我们随机选择了一些网站,并把它们保存在计算机里。(我们不希望他们知道我们要针对这些网站做一项研究时会改变页面,所以保存这些网站时,我们并没有联系其主人。)然后,我们才联系网站的主人,并询问他们是否愿意加入我们的研究。(如果他们不愿意,我们会删除保存的网页。)之后,我们问他们是怎样看待自己的,而他们希望被别人看到的理想样子又是怎样的。
接下来,我们便是重复卧室和办公室窥探研究中的流程。但目标不再是物质环境,而是虚拟环境。我们招募了“判官”去浏览网站,然后了解其主人是怎样的一个人。我们将他们的想法和网站户主的自我感觉以及理想模样进行比较。我们发现“判官”的想法与其自我感觉更接近,而不是理想模样——这再一次地表明:人们希望别人看到他们的真实面目,而不是他们的理想状态。在MySpace、Friendster和Facebook这类社会互助性的网络体系出现以前,我们便开始了这项研究,但你在这些网站上还是能看到相同的结果,甚至更明显。人们并不满足于这些标准类别,他们通过问卷来补充个人的基本信息,以求呈现出一个复杂而且描绘细致的个人肖像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