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假设你是一位普通的收费型资产管理经理,你也下了同样的赌注——预期某项资产在未来五年内能够保持年均20%的增长率,但是你每年仅收取相当于资产总规模1.25%的费用。
第一年,1亿美元的资产增值为1.2亿美元。你按照1.25%提取费用——因此收益为150万美元。这也算不错,但是与640万美元相比还是有不小的差距。第二年年初,减去你提取的费用,资产总额为1.185亿美元。假设总资产的增值幅度仍为20%,则按照1.25%的比率提取费用,你可以获得178万美元的回报。到了第五年,你获得的收益为296万美元。五年以后,你累积提取的管理费用为1080万美元——还算可以,但是与4200万美元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当然,因为你的收费标准低,许多客户会转投你的怀抱。但是,对冲基金经理的想法是,“为什么不赌大一点,好获得超额利润呢?”如果你猜对了,这20%的附加收益可是一笔很大的数目。如果你猜错了,你仍然可以按照总资产的2%提取管理费。令人吃惊的是,如果你猜错了,你不用偿还那20%的损失!当然,如果你猜错了,买单的人仍然是客户,而不是你。要想和对冲基金经理一样获得巨额回报,你必须得承担巨大的风险。风险小也就意味着收益少。
对冲基金不是什么新生事物——只不过近些年来,它们开始变得流行起来。早在20世纪40年代以前,骗子们就玩过这样的把戏。他们设立了两只基金。对于其中一只基金,他们说服一半的客户相信XYZ股票的价格将要上涨,因此应当买入XYZ股票。对于另外一只基金,他们又说服另一半客户相信XYZ股票的价格将要下跌,因此应当做空XYZ股票(这指的是借入XYZ股票将其卖掉,等到其市场价格下跌时,再以较低的价格买回股票并将其还给出借者,其中的差价就是收益)。这两类客户互相都不知道对方的存在。只要XYZ股票的价格是波动的,这两只基金各占据了波动幅度上下10%的区域。遭受损失的客户会炒掉骗子,转而寻找其他的投资渠道。获得收益的客户不知道这是一场骗局,因此他们往往会拿出更多的钱来赌下一局。1940年《投资公司法案》(InvestmentCompanyActof1940)与1940年《投资顾问法案》(InvestmentAdvisersActof1940)明令禁止了这种欺骗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