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也可能是痛苦的开始
——反向思考,舍热择冷物以稀为贵,越是限量、买不到的商品,大家越喜欢抢购,这种消费心理,同样也出现在投资基金的行为上。但是,对于一般商品而言,抢到也没什么风险,顶多是不实用,但对投资基金而言,抢到后可能会让你赔钱。
五星级基金变成烫手山芋
基金公司长年来都会存在“蛋挞效应”,在某段时间内会发售同一类型的基金,例如在1999—2000年,国外的基金公司都在发售投资网络科技公司的基金;2005—2006年都在发售投资金砖四国等新兴市场的基金,两只基金都吸引了一大群基民抢购,最后泡沫破灭,投资人损失惨重,基金净值下跌超过50%。
反观国内,情况也很相似,2007年第四季,不少基金公司开始发售投资海外市场的QDII基金,此举的初衷是很好,是为了分散基民只局限投资A股基金的风险,不幸的是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金融海啸,几只QDII基金的净值都跌破面额,下跌30%~40%,原本QDII是要帮基民们出海赚钱去的,结果变成了出海送钱。
越多人买的基金业绩越好吗
所谓的“热门基金”就是大家都在投资的基金,这类基金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过去一段时间涨幅较大,媒体大篇幅报导且未来持续被看好。为什么投资热门基金容易赔钱,这和投资热门股票是相同的道理,如果一只股票大家都已经买了,那后续还有什么动力可以支撑股价继续上涨?买热门基金基本上就是在买热门股票,当基民不断地买热门基金,基金经理收到那么多资金,只好继续买热门股票,把股价往上推升,基金份额净值也因而上涨,基民吃到甜头后,就继续投资,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
股价越拉越高,基金份额净值也越来越高,但终究会到达一个不合理的价位,当先知先觉者发现股价过高,就会开始卖股票,导致股价下跌,基金份额净值也跟着下跌,基民眼见净值下跌,就赎回基金获利或止损,基金经理为应对赎回压力,只好被迫卖出股票,这进一步加深了股价下跌,基金份额净值也越跌越多,开始进入一个恶性循环,倘若这类股票未来已经没有基本面的强力支撑,资金又退潮,就会开始狂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