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节:仁的科学(3)

生而向善 作者:(美)达契尔·克特纳


对于个体而言,新的研究发现,较高的仁率即那些旨在成人之美的努力,才是抵达有意义的生活的必由之路。如果你每周参与五个慈善活动,比如说献血,或者给朋友买一个圣代冰淇淋,或者给穷人捐钱,这些活动有助于提高个人的长期福利。你在别人身上花的20美元(或者捐赠给慈善事业),将比你把同样的钱花在自己身上更能提高幸福感(即使大多数人认为把钱花在自己身上才是抵达幸福的可靠的途径)。在残酷无情的经济竞争中,人们相互给对方留下了累累伤痕,但是,那些精诚合作者和原谅合作伙伴的自私自利企图的人,一定比那些只知竞争的人更为成功。新兴的神经科学表明,我们天生是向善的。当我们给予别人时,或者与别人合作的时候,大脑的犒赏中枢,比如说富含多巴胺受体的伏隔核(nucleus accumbens)就被激活了。比起接受,给予更能为自身带来更多的福祉。

个体生活的状况与婚姻生活的状况相似。成就配偶之善(而不是恶)会带来许多正收益。在婚姻生活中,一个最为有害的发展是低仁率的出现。在20多项有关配偶如何解释对方行为的研究中,那些行将离异的夫妻往往把婚姻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归因于对方的自私动机(比如说,"他给我送上鲜花,是为了讨好我,好让我参加他周末的高尔夫球赛")。遗憾的是,他们往往把那些争吵、武斗和危机的责任也归罪于对方(比如说,"如果她时常能够清扫一下我家汽车的后座,那儿就不会发霉长毛了")。幸福的婚姻则往往由较高的仁率所主导:他们慷慨地赞扬配偶,并且在对方的疏失中看出其潜在的美好品德。

仁人(Jen Yen)

最近有关社会福利的调查研究可谓层出不穷。种种迹象表明:在美国,仁的丧失是无可辩驳的事实。在美国人中,信任本国同胞的国民比例在过去的15年中已经降低了15个百分点。美国文化的健康状况堪忧。许多症候如社会混乱的感觉不断攀升,孤独感与日俱增,婚姻幸福感逐年降低,这些指标都在不断恶化。今天,美国的成年人在他们亲友中拥有知己的数量比20年前减少了1/3,小宝贝们与折叠式婴儿车的肢体接触远多于来自父母双手的抚摸。最近,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对21个工业化国家的研究表明,美国儿童在总体福利方面的排名仅仅位居第20位。

一提起美国在社会福利方面的滑坡,人们就会抱怨说,这是因为美国在高等教育中放弃了西方文明的经典、道德相对主义盛行以及宗教信仰的缺失。还有人散布谣言,试图解释我们的社会构造在内耗方面的各种原因:谦虚作风的消失,性早熟,交际媒介的增生与扩散,还有快餐文化。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