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好人总是吃亏吗 (11)

牛奶可乐经济学3 作者:(美)罗伯特·弗兰克


动机是行为的内核,行为是动机的躯壳。人性善恶是先秦诸子争论的主要问题之一。而现代西方经济学抛弃这一争论,直接将“经济人行为的动机是自私自利的”作为一切经济学分析的根本前提。然而,当认真观察社会各种人的行为,进而考量他们的内在动机时,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这个世界很多人行为背后的动机并不自私自利,他们也还能活得很好。想想周围的同事,并不是每个人都靠各种潜规则、“兴奋剂”才取得成功。也就是说,某种程度上,中性论者甚至利他主义者往往能在这个社会上取得更大成功。

论及动机,弗兰克首先肯定了教育对人类行为的重要影响。他指出,西方经济学中狭义的自利模型怂恿我们对其他人做最恶意的揣测,反过来又带出了我们自己最大的恶意。然而,他认为,在商业界,由于诚实的候选者抢先就抄了捷径,得以晋升到需要信任、薪资优厚的好岗位上,所以诚实往往反倒成为企业家的制胜之道。因此,样子诚实具有极大的优势。而获得这一优势的最佳途径,就是真正保持诚实。

我国历史上以德治国与以法治国曾经有过长期争论,德治重在扬善,法治则功于抑恶。整个秦汉以来的中国史,都是外儒内法或表以德治实重法家。正如弗兰克所强调的,光是强调自愿遵守,同样有着不利的一面,因为它忽视了社会强制措施扮演的一个重要角色:为了公众的利益限制狭隘的自利行为。没有这些措施,那些自愿遵守的人就必然要扛起不公平的负担。

当我们关注海峡对岸因为政治献金而带来的种种腐败和闹剧时,同样在美国一直存在的选举捐款则相对运转较为平稳。弗兰克通过奥巴马选举成功的案例指出,当一个社会有足够多的不那么“自私自利”的选民存在的时候,即使最赤裸裸的选举捐款带来的利益冲突都能得到有效地解决。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