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汉卿在最大的可能范围内,道出了人民的不平心声,深刻地反映出了种种黑暗现实。现存关剧18种,大都写的是不平之事。我们先看男女关系上的不平。
《诈妮子调风月》写的是洛阳尚书家里的事情。尚书的内亲小千户从外地回家,老夫人命丫环燕燕去服侍他。
小千户见了美貌的燕燕,马上爱上了她,在书房中百般地和她调情。一向倔强的燕燕拗不过他,只得在他作了一定和她结婚的保证之后,让他给占有了。
谁知小千户并没有把这个丫头放在心里。他到郊外游玩时,碰上了员外的女儿莺莺,两人又一见钟情,交换了信物,结下了百年之好。
小千户回到家中,燕燕殷勤地服侍他。在给他脱衣时忽然发现了一条手帕,便立即追问手帕是哪里来的。小千户答不出来,燕燕就知道他又有了艳遇,就恨不得把这条手帕,把为他绞的鞋面剪得粉碎,气愤地走了。
到了晚上,小千户又来敲门赔罪,和燕燕纠缠。燕燕早看透了他的心思,就把他轰出门外,关紧了房门。
小千户见燕燕再也不肯随顺他了,就提出了一条最毒的主意,逼着被他欺负过的燕燕到莺莺家里去为他说亲。燕燕无奈之下,只得带着悲愤去了,带着委屈去了……但在小千户与莺莺的结婚喜宴上,燕燕却再也压抑不住心中的怒火,她痛骂这对新婚夫妇:“据着生的年月,演的岁数,不是个义夫节妇,休想得五男并二女:死得教灭门绝户!”
她含着屈辱的泪水痛陈了不久前自己被小千户糟蹋的事,终于使得小千户不得不以小夫人的名分,正大光明地娶了她。
燕燕上当受骗,即使最后通过反复斗争当上了二夫人,但也逃脱不了被欺骗受奴役的命运,这是必然的。但关汉卿却以为,哪怕只是在名分上和形式上获得了小夫人的名号也是她莫大的胜利。在那个社会环境中孤苦无援的小小奴婢,去哪里痛诉她的不平呢?
《元典章》认为像这等有伤“风化”的事情应该定下“奴奸其主”的罪名:不是主子欺负了奴隶,而是奴隶引诱和奸骗了主子。他们的法典中是没有奴隶说话的地位的。《金志》则规定主人生前喜欢、占有过的奴婢,要在烈火中活活地烧死了,和主人乘过的鞍马一块为主人殉葬。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说关汉卿让燕燕当上二夫人,是向主子妥协求荣、是一种趣味不高的表现,是在不平之上加上了新的不平。任何人物都不能脱离其所在的环境和条件而去做超人的举动。
不平的社会造成了社会的不平。《五侯宴》中的地主赵太公与贫妇王嫂立下典身文书,让她来当三年奶妈。但他却并不以此作为满足,而要把她当成一件工具使用终生:“自从王屠的浑家到俺家中,一月光景。我将那文书本是典身,我改做卖身文书,永远在我家使唤。”
王嫂明知自己上了当,可除了短叹长吁之外,只是“满怀冤屈难分诉”。她又不识字,怎知他把典身文书改成了卖身文书,可是官府衙门却承认文书是绝对权威的!这还不算,赵太公为了使王嫂驯驯服服地为他卖命,就先从武力上征服她的躯体,每日打骂无数遍;又从精神上灭绝她的希望,夺过王嫂满月的孩子,要把孩子活活摔死……王嫂慌忙扳着赵太公的臂膀,眼泪汪汪地说:“员外可怜见!便摔夺了孩儿,血又不中饮,肉又不中吃,枉污了这答儿田地。员外则是可怜见咱!”
“兀那妇人!”赵太公恶狠狠地递过孩子,“我还你。抱将出去,随你丢了也得,与了人也得,我则眼里不要见他,你若是不丢了啊,来家我不道饶了你哩!”
漫天大雪纷纷扬扬地下着,满心指望着儿子长大后讨米要饭,给为娘的赎回卖身文书的王嫂,却怀抱着婴儿,深一脚浅一脚地来到荒郊野外,遵照赵太公的指令,将婴儿生生丢弃在道旁,要让他冻死、饿死……可怜的母亲放下孩儿,才走了几步,又转身朝着儿子痛哭流涕……
她从未敢想着带着儿子去逃,事实上也无路可逃;她从未敢想去死,她怕那一纸文书又去拘管她的鬼魂……人世间没有比这更为悲惨的情景了。可怜的人不仅没有做人的权利,也没有养育后代的权利,甚至没有去死的权利。地方阶级对农民这种敲骨钻髓、断子绝孙的罪恶行径,说明了整个封建社会已是到了腐朽、黑暗和不可救药的地步了。
这种阶级压迫又有它一定时期内的继承性和稳固性。赵太公临死时还教诲吃王嫂奶水长大的儿子,“朝打暮骂”奶娘。这位名唤赵脖揪的儿子比起乃父来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他对乳母说:“你与我饮牛去。休湿了那牛嘴儿。若湿了我那牛嘴儿呵,回家来五十黄桑棍!”
这是地地道道的强盗逻辑,受到两代地主欺凌压榨的王嫂,其神经已经脆弱到了极点。她在三九严寒中放下吊桶去打水,不小心将吊桶掉到了深井中,就绝望地下了一死的决心,再也顾不上那灵魂的拘管令了:“我也不敢回家去,到家里又是打又是骂,罢罢罢!就在这里寻个自缢!”
当然戏剧中的主人公到了危难时刻,总是会有某种巧合来转变戏剧危机的。她那当年被抛置在雪地中的儿子,现在已成为了大将军,恰在此时救了身为奴隶的母亲;但生活中的大量不平现象就没有那么多的巧合来解救了。关汉卿写了一个敢于为自己鸣不平的典型形象燕燕,又写了一个不敢为自己鸣不平,而命运却偏要给她鸣不平的王嫂。他总是要给所有不平的人们以信心和希望,以勇气和脾气。
《邓夫人痛苦哭存孝》写的是后唐天下兵马大元帅和三个干儿子的故事。十三太保李存孝跟着义父东征西讨,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另外两个干儿子李存信和康君利却蓄意要害死他,先假传父命要李存孝恢复本名安敬思,又趁李克用酒醉时大进谗言,假传命令,将李存孝车裂而死。后来李克用醒来,知道自己中了计,亦命人将两个贼子车裂而死,留下存孝的夫人作无尽的恸哭……剧本亦是说明奸臣终当有报,公道自在人间。
至于因为种族歧视、贪官枉法等原因所带来的冤狱和不平就更多了。比如屈打成招、含冤而死的窦娥,被迫把自己的老婆拱手送与权势的张珪,被葛彪的坐骑撞翻之后又踢打至死的王老汉……史载仅元成宗大德七年(1303年),一年就查出了贪污的官吏一万八千多人,赃钞四万五千多锭,冤狱五千一百七十六件;但这同整个社会的不平大合奏相比,只不过是偶露峥嵘的一支小小插曲而已。而关汉卿所鸣所写的冤仇不平,亦只是沧海一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