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黛玉爱吃醋,宝钗也吃醋,除非什么心思都没有。以湘云那样一个爽直的女孩,对于宝黛的亲密也不免怀有醋意,说“你们天天一处玩,我好容易来了,也不理我一理儿”。这当然是指宝玉对自己的怠慢。她与宝玉也是从小在一块玩的,现在他们的关系显见的没有宝黛近了。宝玉与她根本没有男女的感觉,就连黛玉起初提防,后来见湘云订了婚,名花有主,也就不再担心了。
黛玉一直把宝钗当情敌,很多时候宝黛间发生问题都是因为宝玉与宝钗的接触引起的。这是因为宝钗确有可取处,在众人眼中又较黛玉有人缘。宝钗不给人说闲话的机会,她一直紧张而又悠游地处于事态之外。但当这些情势发生逆转,众人的(特别是主要当权者的)关注重点不在宝钗身上时,宝钗的自尊便受到了侵害。
宝玉与黛玉的亲密,宝钗是看在眼里的。但她更重视荣府上层的意志。元妃端午节的礼物赐下来,独宝玉与宝钗的一样。宝玉还诧异,黛玉却领会了,宝钗自然更清楚。但紧接着便有清虚观打醮的事,老道士在贾母面前给宝玉提亲,而贾母竟然就让道士留心着。这就忽视了荣府现有的两个人选,黛玉与宝玉发生了冲突;金玉良缘也受到了打击。但宝黛冲突自有宝玉“负荆请罪”,宝钗的失落却无人安抚。宝黛二人和好了,宝钗心里还不快,偏宝玉却没话找话地说宝钗像杨贵妃,需要减肥,引得一向大度的宝姑娘生了气。待要发作,毕竟是一言半语不中听的话,又不好怎么样;回思了一回,脸上越发下不来,便冷笑了两声:“我倒象杨妃,只是没个好哥哥好兄弟可以做得杨国忠的!”可巧这时小丫头靓儿因不见扇子,以为宝钗开玩笑,问她要。此时宝钗的表情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和言悦色温良谦让了,变得冷硬而尖利。
宝钗指着靓儿厉声说道:“你要仔细!你见我和谁玩过!有和你素日嘻皮笑脸的那些姑娘们,你该问他们去!”这样的疾言厉色,又明摆着是指桑骂槐,当着许多人的面,宝玉脸上挂不住了,“便急回身”和别人搭讪去了。此时黛玉听到宝玉奚落宝钗,心中着实得意,正想趁势取个笑儿,见宝钗情绪不对,便未敢造次,改口问她:“听了两出什么戏?”黛玉脸上那点得意如何瞒得过宝钗?但盛怒之下的宝钗依然很快调整了自己的情绪,笑道:“我看的是李逵骂了宋江,后来又赔不是。”偏这宝玉未曾领会这是个陷阱,单等着他往里跳呢,还以为通今博古的宝姐姐当真不知戏名,才这么啰唆地说了这么一套,使得宝钗有机会说出那段酸溜溜的嘲笑:“原来这叫‘负荆请罪’!你们通今博古,才知道‘负荆请罪’,我不知什么叫‘负荆请罪’。”宝钗的话把宝黛二人弄得很不好意思。宝钗再欲说话,见宝玉十分羞愧,情景改变,这才一笑收住。这里宝钗顾及的不是黛玉,也不是宝黛二人,而只是宝玉。
从这段情节中可以看出,宝钗对黛玉与宝玉的亲密并非视而不见,钗黛之间表现出比较明显的排斥。黛玉出于对爱情的维护,对有金玉相配的良缘产生了忧虑,同时宝钗对众人的和善与周到,在黛玉看来也有虚伪奸猾的成分,“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所谓“人谓装愚”,也非黛玉一人有这想法。凤姐知宝钗心中韬略,但却“不好轻易问他”,问她也是“一问摇头三不知”。黛玉以“真”示人,从来不虚伪,这就使她对宝钗不无看法。另一方面,宝钗以一个恪守封建道德闺范的女子,也许看不惯黛玉尖酸刻薄无所顾忌的言谈,甚至包括与宝玉的过分亲密。而宝钗绝不是一个如表面那样温柔平和之人,黛玉事后对宝玉说“你也试着比我利害的人了”。宝钗的厉害恰是轻易不发,一发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