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脑和记忆(3)

思维: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的跨学科研究(第4版) 作者:加里·R·卡比


维他命B对于思维至关重要。维他命B的缺乏会影响到记忆问题、集中精力的问题以及情绪低落的问题。在维他命B严重缺乏的情况下,特别是硫胺(维生素B1)的缺乏,就会发展成柯萨科夫氏综合症。这是一种慢性忧郁症,即使以后维他命缺乏的情况纠正好了,也会对近期记忆产生显而易见的削弱作用。这种病症主要影响的是酗酒者,因为酒精会快速地消耗掉体内的维他命B。

除了消耗体内的维他命B之外,通过达到使人如痴如醉的效果,酒精还会削弱我们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做出判断和决定的能力。大量、长期地饮酒会使大脑组织发生变化并且会对智力能力产生永久性的妨碍。尤其是会妨碍解决问题的能力、损害学习和认知的能力以及削弱注意力。这些影响都归结于长期酒精滥用而导致的大脑内部损伤。这种损伤的发生是因为酒精破坏了神经传导素、杀死了大脑细胞、导致神经元的萎缩和畸形的发展、然后使大脑发生萎缩(Oscar-Berman et al.,1998;Barinaga,2000)。目标定位区包括负责记忆的大脑边缘系统,以及产生高级思维活动的大脑皮层(Oscar-Berman et al.,1998)。尽管并不是每个人都会以同样的方式对酒精作出反应,但是酒精饮用的越多,这些有害的影响会越容易发生。

除了酒精之外,在美国另一种合法的并非常流行的药物是尼古丁,通常是通过吸烟被吸入体内。关于吸烟对于记忆和学习产生影响的研究是喜忧参半的。一些研究发现吸烟可以提高学习和记忆,特别是短期的记忆;另一些研究则表明吸烟具有有害的影响。对于一部分此类研究的评论(Adler,1993a;Bower,1993)显示出吸烟对于学习和记忆的积极影响似乎仅仅针对的是简单的记忆工作,并且这些积极的影响也只是使那些已经对尼古丁上瘾的人受益。然而,关于较复杂的记忆和学习任务,尼古丁已经被证明是有害的,它会削弱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它在写论文时会对于关键信息的提取产生不利的影响。在尼古丁消退的过程中还会体验到类似的影响并且会持续一两个月的时间(Adler,1993b)。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对于中年人抽烟过多(每天超过20支)与认知下降有直接关系(Richards et al.,2003)。尽管研究者一直在探索尼古丁对于提高记忆和学习的可能性,但是他们似乎都赞同这一观点,即抽烟的潜在危害要远大于至今发现的任何对于记忆和学习的提高作用。如果对于禁止吸烟的上述理由不充分的话,请再以吸烟对于正在发育的婴儿大脑的影响为例证。吸烟增加的风险是:新生儿会有50%的几率产生精神障碍的问题。而且还会增加的风险是:注意力紊乱程度会达到常人的三倍之多(Ratey,2001, )。

思考:众所周知,女人在怀孕时喝酒可能会导致小孩出生时患有致命的酒精综合症,即一组的出生缺陷,包括精神障碍以及脸部和四肢异常症状。然而,按照1996年的一项报告(转引自Barinaga,2000),20%的饮酒妇女在怀孕时仍然继续饮酒。这是否表明了上瘾的力量要超过理性思考的力量?或者是否有其他的解释?你怎么认为? 在美国大麻是流行最猖獗的非法药物。一项动物实验表明,长期接受适量程度的四氢大麻酚(THC),即大麻里主要的刺激成分,会提高海马体区域的脑细胞死亡率,海马体是形成长期记忆的关键脑组织(Landfield, Cadwallader, and Vinsant,1988)。针对人类的研究也发现了大麻对于记忆系统的有害影响(,2005)。这些研究也显示了在大麻吸食者中有注意力降低的现象(e,g.,Pope and Yurgelun-Todd,1996)。而且不只一项研究表明长期吸食大麻者在兴奋期过后对大脑的影响仍会继续,并且当继续吸食大麻时影响会加重(, Solowij et al.,2002; Bolla et al.,2002)。这与以前对于在定期吸食大麻者身上发现的注意力下降和积极性减小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甚至偶尔吸食大麻的行为也会有害于思维,而如果吸食大麻的量越多、时间越长,对认知的亏损就会越多。除了这些对于注意力和记忆力的亏损情形,人们还发现了其他的神经上的亏损情形,诸如在青年时期吸食大麻与生命后期发生精神疾病的风险增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Ferdinand et al., 2005)。这些神经上的亏损背后的机制至今还没有被找到,但是它有可能就包括出现在大麻吸食者身上的向大脑供血量减少的情况——这种情况在停止用药之后还会延续(Fackelmann,2005)。总之,大麻与未来发生精神疾病风险的增加是密切相关的,并且与大脑血流量的减少以及学习障碍都有关系,这种学习障碍是由于大麻对注意力和记忆系统产生消极影响而带来的。由于记忆力和注意力的减退,边学习边吸食大麻的学生会浪费掉许多时间。尽管大麻吸食者相信大麻会提高他们的创造性,但是研究表明事实并非如此(Tinklenberg et al.,1978)。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