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继承人(5)

商解三国 作者:李光斗


是这看似高明的双接班制度导致了蜀汉后来的悲剧,双接班制度也成了刘备一生做得最失败的事情。

诸葛亮生前将军政大权独揽一身,并在刘禅身边安插了很多自己的亲信,使刘禅完全成了花瓶,诸葛亮和刘禅也因为这种制度而彼此猜忌,刘禅对诸葛亮的不满在其死后逐渐地显露出来。他废除了丞相制,把军事权和行政管理权一分为二,分别交给了蒋琬和费祎。等到二人死后,刘禅“乃自摄国事”,独揽蜀国大权长达19年之久,将诸葛亮对其的长期压抑最大程度地宣泄出来。

诸葛亮主政时,企业正在走下坡路,业绩年年下降,前董事长又去世,危难时刻啊,他一想,进攻是最好的防守,应该扩张规模,兼并其他企业,于是他劝说刘禅出师北伐,无论条件允许不允许都得北伐,阿斗明显是不赞成这个观点的,人家想坐稳龙椅,好吃好喝的,主张“以长策取胜,坐定天下”。孔明一想,你年轻就是资本,可我没那么多时间长策下去了,我匡复汉室的理想还没达成,不行。于是董事长和CEO之间的争论愈发激烈,孔明显然对阿斗非常失望,于是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后面写上“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我就是知道要倒闭,我也还帮着你干。这就是诸葛亮被后人所赞扬的忠义。诸葛亮获得了好名声,但是蜀国却也走到了尽头,六出祁山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姜维九伐中原也以失败告终。这也最终证明了刘备的双接班政策是失败的,诸葛亮能力高却处处受到限制,阿斗无能却控制大权,导致了蜀汉最终的灭亡。

如果孔明自立门户成了董事长,会不会北伐成功?如果阿斗没有诸葛亮,会不会更好地发挥自身才能?这些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我们能看到,刘备的如意算盘打空了。中国自古以来就没有副皇帝这一说,中国古代历来也没有权力制衡和利益分享的制度,讲究长子全得,而双接班的战略是注定不会成功的。

不爱江山爱玩乐的阿斗

诸葛亮整整比刘禅大了26岁,刘禅17岁继位时诸葛亮都43岁了,两人有明显的代沟。再加上诸葛亮动不动就在刘禅耳边唠唠叨叨,“亲贤臣,远小人”,俩人的关系很难处好。刘禅喜欢玩乐,对老爸留下的基业不是很感兴趣,他喜欢善于玩乐的宦官黄皓,却不喜欢和贤臣在一起,因为贤臣往往比较闷,让他觉得很不自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