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地下怪兽”天马行空

潮爆中国:新新中国城市文化笔记 作者:李照兴


他们是一群 70 年代 80 年代生的孩子,在动漫之中长大,爱好文艺,同时不忘消费。他们有自己的方向,不过同时晓得妥协求存。最重要是:他们的创作纵然天马行空,但意念往往来自千真万确甚至血肉模糊的现实。他们显然是看过太多片听过不少歌的广义文艺青年,不过对于自我的反省从不缺少。是他们及他们的作品让我们认识到 2008年前后的中国城市生活。

若要介绍这部小本制作、土法炮制、彭磊执导的电影《北海怪兽》,单单刊出它的戏码本身就相当吸引:

“《北海怪兽》是一部混合了黏土动画、剪纸动画和 DV 实景拍摄等多种形式的独立科幻片,情节荒诞离奇却和今天北京的现实息息相关:一个外星人被派到地球对人类进行研究,进入了无聊青年塔南的大脑;搞怪科学家李家奇帮助塔南取出外星人,并与他一起召唤出北京地下的百年怪兽,对抗外星人的入侵。男主角在胡同与娱乐场所徘徊穿梭,无力改变现代化对自己成长记忆的侵蚀,北京的旧貌新颜撩拨.这个浪荡青年复杂的感情,一种朴素的愿望以神怪的方式来呈现。

“它表现了中国现代城市艺术青年的思想生活现状。他们盲目的追随不切实际的艺术,他们的物质生活无法与精神生活平衡,只能用一些低级无聊的想法和行为使生活充实。本片假设了外星人对北京的进攻,以及庞大的怪兽会生活在北京的地下。在影片中纪录了很多已被拆除的北京胡同风貌,同时也通过影片折射了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人的影响。

“《北海怪兽》是中国第一部独立特摄科幻片。同时也是一部绝对现实主义影片。”

“毫无疑问本片将提供一个全新的角度来看待现实的生活和现代中国的年轻人。”

我要说的,是一种北京生活形态、一种创意圈子的萌生,以及如何把对时代的看法转化为创作。这是一件在过分稳定与追求实时回报的社会中,被视为不可能的事,但北京青年却有能力去达成,因为他们的生活环境激发了他们特有的思路,他们的生存条件尚有弹性空间。

彭磊甚么圈子都能混

彭磊是乐队“新裤子”的成员, 1976 年生,但最初留意到他,是因为北京的小巷钱粮胡同。北京有三条巷的名字惹我好感,也是我常流连的,分别是南锣鼓巷、烟袋斜街和钱粮胡同,它们的名字经常惹人联想到历史与其巷的本身文化特色。其中,钱粮胡同是最低调的,隐没于美术馆后街附近,绝不起眼。常去,是因为有一家香港摄影师开的小咖啡店,还有一家专卖铁皮玩具的小铺,叫“发条怪兽”。店主正是彭磊。彭磊专收集国产铁皮玩具,有些是 50 年代的绝版货,收集得多,索性开铺。钱粮这边的店,都不见得有生意,但因为铺租低,可顶得住。就是这些形形式式兴趣小店维系了老区的生活环境。因为有店,所以有人集结;有人集结,所以有搞作。北京的词典中,有一个重要词叫“圈子”。圈子中人互相认识,叫做“混”,虽未必很熟,不过有事找来,哥们从不“甩拖”。

彭磊可以音乐圈、动漫圈、玩具圈三栖,现在则栖身于独立电影圈或广义的文艺青年圈。所以新作很容易找来春树助阵主演。片名叫《熊猫奶糖》。灵感来自春树的前作《两条命》,也谈女与女之间的关系,或者应该说,是时下年青人对爱恋追求的模糊,甚至对自身的不清。而综观整个北京年青人圈子,这种情况比比皆是:他们有足够的自由,没太多的金钱;家庭较为稳定,不过城市变化太快。恋情可以快来快去,但未肯定爱的是男是女。

打怪兽的慈禧 到城市圈子狂人

这种关注北京青年的心态,在《北海怪兽》中已充分表达,不过其表现形式甚男性化,片中充斥男孩的幻想:土制外星人,超人式怪兽,男人的无聊晃悠,大玩中国的传统 icon 。骤眼看去,《北海怪兽》是部 MV 式的招牌作品:最会模仿科幻片的固然是北海公园中,怪兽与外星人的对决,但之前一段解释北海公园到底为何有怪兽,从而把整个恶搞版的中国历史说出来,出动慈禧太后打怪兽,直至新中国成立,毛主席红太阳升起,再谈到环境污染、城市问题,试问又有哪个导演会做同样的事?

彭磊圈子的优势正在于他们取材的正是大家的焦点:北京。而他们本身天才横溢。他的故事以北海与皇城作背景,他的人物在老胡同中流浪、吃烤羊串、喝燕京啤,叫人看电影之余,也可代入一个更大的城市脉络。而那种年青人的虚浮与爱情的迷失寻见,也正是这时代的一种呼喊。低成本的制品,比一亿元的大片更可观。

春树和彭磊等圈子中人所以值得介绍,除因为他们的作品有时代人物的代表性,还因为作品反映出他们所处的社会,还有一点点空间。人有足够的才能去创作,圈子有不同的力量凝聚起来做点事,生活条件有合乎人性的包容度,不须时时想着赚大钱。理想与现实之间似乎还有很多可能性。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