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应该在5年级就学过:地球表面70%的面积都被水所覆盖。听起来咱们有救了,是吧?问题是,除了很小一部分(约3%)的水外,其余都是海水。倘若不经过处理,海水对咱们并没多大益处。另外,那3%珍贵的淡水也非唾手可得,因为它贮藏在冰川。
在研究影响目前淡水供应的因素前,我们有必要了解“水循环”这一自然进程。假设我们搭载在一粒水分子上,我们会途经湖泊、河流、尘土、地下蓄水层。最终,我们汇入海洋。等过了一段时间后,我们会被蒸发,成为淡水,进入大气。不久,我们又会变为雨雪,或降落地面,或重返海洋。之后,整个过程再如此循环往复。
在此旅途中,承载我们的水分子不会遭到损毁。化石燃料燃烧后便不复存在,而水不同,地球上的淡水数量差不多是恒定的。例如,我们喝的水并不会永远贮藏在我们体内。它会被排出体外,重返水循环系统。农业和工业用水也是如此,不会出现消失的情况。
这是好消息。可是,坏消息是,虽然淡水分子不会被受到损毁,但多数淡水对人类而言毫无利用价值——除非我们投入大量资金、能源以及自然资源,对淡水加以处理,使之为我们服务。水会遭到污染。整个现代史上,大面积水污染的例子不胜枚举。20世纪70年代,欧洲的莱茵河便是一个例子。分布在河边的不少城市把垃圾倾倒进河里,导致河水受到污染,不能再使用。实际上,情况愈演愈烈,临近德国科隆的一片河区也成为了危险水域。
另一个主要问题是地球上大部分淡水分布不均衡。在亟需水资源的地区,淡水却最为紧缺,而别的地区却饱受洪涝灾害,人们不得不与洪水做斗争——过多的水不仅无益反而有害。
比如说,世界三大粮食生产国(美国、中国和印度)的地下水位正逐渐下降。世界上的许多大河在流入海洋之前已经断流或是变得细如溪流,其中包括科罗拉多河、黄河、恒河和印度河。尽管这些河流的水并没有消失不见,而是融入了其他的水循环系统,可这并不能给原本依赖这些河水的居民带来丝毫慰藉——他们灌溉庄稼以及其他生产活动都得使用这些河水;另外,不少其他地区的人们也依靠这些流域灌溉出来的庄稼维持生活。当然,这样一来,在别的地区又会面临水资源过剩的情况,就比如说最近美国中西部肆虐的洪涝灾害。
污染、干旱、洪涝算不上新问题。但是,发展中国家的兴起使这些问题变得着实令人堪忧。随着发展中国家人口和财富的增长,它们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也迅速膨胀——饮用、卫生和食品加工都离不开水;在开采促进经济发展的各种自然资源的过程中,水也必不可少。并且,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加剧了世界范围内的水污染,这一切让我们更加明确地认识到,地球上淡水不足的那一天已经为时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