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序七 施洁玲

吴宇森传 作者:黄晓红


序七 施洁玲

认识黄晓红是因为她访问我关于《杰出华人系列》李安的故事。一年后我与她一起到洛杉矶访问吴宇森,席间她问吴先生:“我可以写一本关于你的书吗?”这就是这本书的起源。

吴宇森向来是低调的人,与吴先生拍摄《杰出华人系列》,前后经历了七年,是我从事纪录片制作经历时间最长的一次。拍摄这特辑,几乎是Mission Impossible的事。而能够与吴先生出他的第一本中文传记,更是难上加难。黄晓红的毅力与诚意,打动了吴先生,令读者有缘看到这“华人之光”的好莱坞大导演奋斗自强的成长故事。

一九九七年底,我刚完成《杰出华人系列之大侠小传》(查良镛先生特辑)。为了筹拍《再战梦工场》,我在《变脸》(Face/Off)首映礼中,托林旭华先生问吴宇森可否接受访问。但在当时几十名记者采访的混乱中,我连与吴先生谈话的机会也没有。一九九八年九月,我向公司请假,买了个家用DV摄录机,只身飞到美国寻找我的好莱坞梦工场。当时的我,是凭着一股傻劲、热情,逐家逐户拍门,将一个个幕前幕后我熟悉,而对方却不认识我的人,一一请出来接受访问,而吴宇森就是其中的一个。

初见吴先生是在他派拉蒙的办公室内。原本约了半小时访问,结果我手拿着DV摄录机,与吴先生谈了个半小时。在腼腆的笑容下吴宇森娓娓道来他半世的电影生涯,并坦诚地诉说了他离开香港影坛的原因。访问完成后我得寸进尺地邀请他拍摄《杰出华人系列》特辑,却遭到他断言拒绝,理由是:“我没有什么可拍的。”

一九九九年我为《再战梦工场》飞往澳洲采访正在拍摄《碟中谍》的吴宇森,二○○○年我不断电邮、传真,旧事重提。在我的坚持、不罢休的“烦扰”下,吴宇森终于答应拍摄。那年正是《碟中谍Ⅱ》(MISSION IMPOSSIBLE II)大收旺场的时候,亦可说是他事业上的一个高峰。当时在全球卖座导演榜上排行第七位,比他敬佩的大导演马丁·斯科西斯还要高出一位。但他答应拍摄的原因却是:“我一向认为尚未能拍出真正完美的作品,我实在很不愿意,也很抗拒作任何访问,如不是因为你说这对年轻人有鼓舞作用,我是绝不会接受该访问的……”

吴先生在二○○四年五月给我的传真如是说。

二○○一年二月正式在洛杉矶开拍,难得的是约了周润发和吴宇森一起下厨并接受访问,但中途却杀出一个李安来。

当时李安刚得到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等多个奖项,以新闻角度来说,应该先拍摄李安。我不敢向吴先生说,结果是吴宇森建议我先拍摄李安。吴先生就是一个这样体贴的人。

这样的调动本来两全其美,因为他也希望把《风语者》包括在特辑内,对他来说,这部继《喋血街头》后的战争片,将会是他事业上的一个里程碑。始料不及的是,影片却是以滑铁卢告终。

“永远不要对自己失望。如果因为《风语者》不卖座而令到很多人不再找我拍大片,那我最多拍独立小本制作,也一样可以继续我的创作。”吴宇森的自信加上韧力,面对逆境,他也能坦然面对。

二○○三年十一月,吴宇森在好莱坞的第十二年,他的个人专辑正式播出。从影三十年的吴宇森第一次当上自己故事的男主角,领衔演出一个成长于徙置区,只有中学程度的石硖尾小子,如何由场记开始,一步一步地踏上红地毯,成为好莱坞大导的香港传奇故事。从一个电视节目到一本书,从狮子山下到好莱坞,我从吴宇森身上获益良多。同样地,对于任何一位有心的读者,本书定然对你也会有一番启示。

二○○四年六月二十八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