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扮演成功父母角色的心理学(13)

爸爸妈妈不可不知的家庭教育心理学 作者:云晓


◇ 2~3岁左右,第一个逆反期。

2~3岁左右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个逆反期,他们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说“不”,家长要他向东,他偏偏向西,总是和家长对着干。

◇ 3~4岁左右,刻意完美期。

3~4岁左右时,孩子在经历一个刻意完美期。在这段时期,他们对任何事情都要求完美,任何不完美的现象都会引起他们的反感。例如,如果给他们一个表面不光滑的苹果,他们就会拒绝吃;吃饭时,如果给他们的馒头沾上了菜汤,他们就会拒绝吃饭。

◇ 5~6岁左右,性别认同期。

5~6岁左右,孩子已经有了性别意识。这个时期,他们会刻意与异性保持距离,包括自己的父母。

◇ 12岁左右,隐私敏感期。

十几岁左右时,孩子进入了青春期。这个阶段的孩子会进入一个隐私敏感期,即对自己的隐私看得特别重要,如果他人侵犯了他们的隐私,他们就会觉得受到了很大的伤害。

……

因此,在这些情况下,家长千万不要认为这是孩子的顽皮或者任性,更不要试图用“暴力”使孩子屈服,而是要明白,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正常心理需求,然后用尊重和认同去引导他们的行为。

三 父母的心态: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心理学家认为,一个成功的家长应该具备三种心理状态:父母心态、成人心态、儿童心态。

每一种心理状态都有各自的特点:

家长以父母心态对待孩子,孩子会得到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爱护,但在这种心态下,父母容易摆出家长的架子,让孩子反感。

家长以成人心态对待孩子,孩子可以学到很多知识、形成优秀的性格,但有时家长的这种心态会使孩子感觉到太过严厉,使孩子体会不到家庭的乐趣。

家长用儿童心态教育孩子,孩子会感觉到很舒服,也很快乐,如果运用得当,家长的这种心态将十分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在平常的家庭教育中,大多数的家长都习惯用父母心态和成人心态来教育孩子。例如,把孩子的饮食起居照顾得无微不至,给孩子足够的关心和爱护。又如,在孩子的生活中,父母以决策者和管理者自居;在孩子的学习中,父母又充当了孩子学习的发动者、督促者、激励者和评定者的角色。

然而,却极少有家长以儿童心态自居,因为大多数的家长认为,整天与孩子在一起嬉皮笑脸的,会使自己丧失做家长的权威性,会引起孩子的不合作行为。

其实,这是家长对儿童心态的一种误解。用儿童心态去教育孩子,并不是说整天对孩子嬉皮笑脸,而是指家长要怀着一颗童心去体会孩子的感受,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去扮演孩子朋友的角色。

例如,家长可以暂时放弃成人和父母的角色,和孩子一起游戏、一起玩耍,拉近与孩子之间的距离;又如,家长可以以朋友的角色听孩子倾诉心事,分享孩子的快乐,让孩子把自己当作知心朋友……

一位家长在教子日记中记述了这样一件事:

一天,我5岁的儿子在客厅里玩时,不小心把一只刚买不久的花瓶打碎了。我刚想对孩子发火,但看到儿子那吓坏的样子,我的心更疼。于是,我不但没有发脾气,还安慰孩子:“没关系,妈妈小时候也有不小心打碎东西的时候,下次小心一点就行了。”听我这样说,孩子的表情由惊恐变为惊奇,最后竟然哭着扑到我怀里。

这件事情过去了很多天,我带孩子出去玩,出门后我问孩子,你想吃什么零食,妈妈去给你买。儿子的回答让我着实感动了很久,他说:“妈妈,我什么零食也不吃,你把买零食的钱攒着买个新花瓶吧!”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