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扮演成功父母角色的心理学(21)

爸爸妈妈不可不知的家庭教育心理学 作者:云晓


还有一个十分漂亮的女孩子,小时候就讨厌与男生一起玩,长大之后更是讨厌男人,不愿意甚至是不敢与男人接触。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因为在她小时候,爸爸抛弃了她和她的妈妈,又重新组建了一个家庭。因此,从她小时候起,她的妈妈就向她灌输这样的思想:男人都不是好东西,长大后千万不要相信任何一个男人。

女孩子讨厌甚至是害怕跟异性接触,不能正常地与异性相处,这也是由父爱缺失而引发的悲剧。上述事例中的那个女孩,因为从小失去了父爱,再加上妈妈对她的错误教育,从而导致她对异性认知的偏差。

由此可见,家庭教育中父亲角色的缺失,往往会使男孩不能顺利地完成角色认同,使女孩不能正确地认识异性。

那么,在家庭教育中,父亲应该怎样做,才能引导孩子顺利成长呢?

以下我们向家长们介绍一下父亲教育最应该坚持的三个原则,它们会促使父亲的教育更趋完美。

方法一:父亲VS孩子的性格——加入柔性因素原则

在大多数的家庭中,“父亲”这个词意味着权威、秩序。在父亲与孩子接触的过程中,父亲会在无形之中向孩子传授或渗透社会秩序、规范、准则。不仅如此,父亲的独立、勇敢、自信、热情等优秀个性和特征,也会潜移默化地使孩子受到影响。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大多数的父亲忽视对孩子的教育,常常会使孩子的性格出现很大的缺陷。

一位无奈的妈妈常常这样对别人诉说:

我们家小峰太娇气了,今年都读小学了,但还十分爱哭:在学校受了一点委屈就哭;在家里,我稍微批评他两句,他还是哭;别人欺负他,他更是不敢还手,只知道哭。

为什么这个孩子如此爱哭,如此懦弱呢?

这与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缺失有很大的关系。在小峰的家里,妈妈因为没有一份固定的工作,主要的时间都用在照顾小峰上。为了让家里生活无忧,小峰爸爸将大部分的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即使是下了班,他也只顾着睡觉,很少与孩子接触。所以,在这种环境下,小峰渐渐养成了胆小、懦弱、爱哭的个性。

父亲是孩子个性品质形成的重要源泉。一般来讲,与母亲相比,父亲通常具有独立、果断、坚强、敢于冒险、敢于克服困难、积极进取等个性品质。如果父亲经常与孩子在一起,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就能学习到父亲的这种行为方式或性格特点。

有心理学家做过这样的试验:将那些一天与父亲接触不少于2小时的孩子,与那些一个星期与父亲接触不到6小时的孩子进行比较,前者更具有进取精神和冒险精神,人际关系更加融洽。

上述事例中的小峰很少有机会与爸爸接触,他的性格更多地受到妈妈的影响,所以会显得娇气和软弱。

此外,父亲教育的缺失,还会使孩子缺乏责任感。

一个叫小西的男孩,15岁就开始迷恋网络,并因此而辍学,终日以网吧为家。没有钱上网了,他就靠小偷小摸来筹钱。为此,他甚至常常被抓进公安局,但他屡教不改。

是什么原因让一个15岁孩子的性格变成这样呢?他的家庭关系又是怎么样的呢?

原来,小西的父亲长期在外地工作,自小西出生以来,一直都是母亲在教育他。父亲很少教育他,也很少与他沟通交流,加上年龄的差距,父子之间的代沟十分严重。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