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自强:激发孩子的壮志雄心(1)

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 作者:成墨初


自强自主是事业成功的支柱,也是人生的坐标。依赖别人者,心无进取,学无长进,得过且过,碌碌无为,一旦面对挫折与困难,便束手无策;而自主自强者,能够正视弱点,刻苦拼搏,使人生的道路越走越顺畅。

慧慧一度痴迷言情小说,不仅成绩滑坡,还精神不振。但她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说不看就不看,克制力非常强。她的强大的自制力量并非天生,而是得益于父母从小对她进行的意志力的培养。一般来说,父母会在孩子成功之后给予赞美和鼓励,对孩子活动过程中的努力视而不见。而慧慧的父母很看重女儿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努力,不管结果如何,首先会对她克服困难达到目标的精神给予鼓励。有时,她用心做一件事而不能成功,也曾想放弃,这时父母会鼓励她“再试试看”、“能不能换一种办法”;完成起来确实有困难时,又会在行动上帮助她。

古人云: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的确,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或多或少会遇到挫折、困难。旅途茫茫,靠的是要自己去努力拼搏、奋斗、进取和把握。然而,遗憾的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父母对子女娇生惯养,百依百顺,怕孩子受累受苦,没有培养孩子的吃苦精神和坚强的意志。

这些处在“温室”里的“幼苗”不知天高地厚,不了解人情世事,没有学会自主自强,只会大手大脚地花着父母亲的血汗钱,毫不吝惜。如此不自强自主者,一旦脱离“温室”怎能经得起人生风雨的考验,怎能克服前进中的困难与挫折呢?更谈不上如何振兴家业,为国家为社会做点贡献了。

在发达国家的家庭里,父母普遍都重视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发达的市场经济要求社会成员必须具备这种能力和精神。

20年前,于超的爸爸刚刚大学毕业,不久,因为车祸工伤到上海就医,后来,下肢瘫痪的于超爸爸在上海安了家。

过日子不能单单依靠爸爸的工伤抚恤金,6年前,于超的妈妈就干起扛液化气钢瓶的工作。别人家的液化气用完了,就打个电话来通知于超的妈妈,她赶过去,拎起空瓶去灌气。灌满的钢瓶有30多公斤,于超妈妈力气不足,钢瓶扛不到肩上,就双手抱起钢瓶,一楼二楼要送,五楼六楼也要爬上去送。6年来,她差不多每天都送钢瓶,逢年过节的时候,一天要送一二十趟。

于超6岁那年得了哮喘病,在服药治疗的过程中,他的肠胃受到刺激,几乎所有的肠胃病他都得上了。最严重的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这病做手术不会有什么效果,药也不能多吃。发作的时候很疼,妈妈抱住他,他会猛然从妈妈怀里蹿出去躺倒在地上。有时候上着课就疼起来了,他就一边用铅笔盒顶住肚子,一边听老师讲课,如果阵痛10来分钟能过去,于超就会在教室里坚持下去。

现实生活中,许多父母过分地照顾甚至溺爱自己的孩子,其实,这是对孩子自尊心的一种伤害。这些父母只是把孩子视做自身的一个附属物,而没有把孩子看做人格上完全独立的一个人。

如果把成功比做大厦,那么顽强的意志、坚韧不拔的毅力,就是撑起成功的柱石。只有自尊自强的人,才可能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才可能取得成功。因此,父母要从小就培养孩子面对挑战、克服困难、坚韧不拔的顽强毅力,培养孩子的自强意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