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创造能力: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2)

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 作者:成墨初


信信是个调皮的孩子,虽然上学了,但是总贪玩,看见什么都感兴趣,都会去观察,观察后有不懂的事情就会向父母问个不完。

信信的父母学历都不高,所以对信信的奇怪的问题感觉很厌恶,训斥他不要天天盯着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以后学习成绩不好就要挨揍。本来有很高创造天赋的信信,在父母的批评下,慢慢地不再去观察周边的事物,也不再提出任何问题。就这样一个具有创造天才的孩子在父母无知的批评中被扼杀了。

孩子天性对什么都感觉新奇,看到什么东西都会上前观看一番,这正是孩子创造能力必备的条件之一。父母面对孩子爱观察的习惯,应该大力支持、鼓励,不能对孩子进行打击。

妙招二:多向孩子问些开放性的问题

父母应该多向孩子提一些问题,让孩子动脑去思索。

王宪均是班里最小的一个,却是脑子转得最快的一个,常常想出别人意料不到的新办法、新思路,多次受到了老师的表扬。

王宪均之所以这样,是因为爸爸经常会给王宪均讲故事,但从不讲故事的结尾,而是让王宪均根据故事的情节,尽可能地多想出几个结局。不仅如此,在王宪均说出几个结局后,爸爸又会追问王宪均为什么会有如此的结局,这些结局之间是否有联系等等。通过这样的方式,王宪均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会从各个角度去想问题的答案,养成了爱好动脑的习惯。

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孩子的学习中,父母都应该多向孩子问些开放性的问题,给孩子更大的空间进行思索,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从不同方面入手去处理问题,以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

妙招三:激发孩子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创造能力的翅膀,孩子只有在想象中,才可能具有独创性。

甜甜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着意激发她的想象力,现在,甜甜遇到什么事情都爱想象,有时候给出的问题答案让大人都感觉到惊奇,甚至一时不能明白她答案的寓意。

有一次,一个领居问甜甜:“鱼缸里有三条小鱼,死去了两条,鱼缸里还有几条?”甜甜眼珠一转,张口答道:“一条都没有了。”邻居感觉很诧异,他本想甜甜会回答三条,或者动一下脑会回答一条,不禁惊奇地问甜甜:“说说看,为什么一条都没有了呢?”“鱼缸里本来有三条鱼,死了两条,主人会把死去的两条捞出来扔掉。这样还不够,主人会想到这个鱼缸里的环境不适合小鱼生长,所以就换了别的鱼缸啦!因此鱼缸里就没有鱼了啊。”

父母激发孩子的想象力,需要从平常小事开始做起。遇见什么事都给孩子更多的空间,让孩子进行一番想象,自己也参与其中,和孩子比一比谁的想象力更丰富,对孩子创造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好处。

妙招四:鼓励孩子动手实践

孩子在实践中不但能提高兴趣,还能打破惯性思维,得到独创性答案。

新新有一天随爸妈一起去舅舅家走亲戚,舅舅的儿子与他年纪差不多大,两个人在一起玩得很开心。

正在这时候,舅舅冲他俩提了一个问题:“一个桌子,有四个角,把一个角砍掉了,还有几个角?”“三个,三个。”两个孩子争着回答说。舅舅摇了摇头,但两个孩子坚信自己的答案是正确的。新新的妈妈告诉新新说:“你去亲手试试一下,不就知道了吗?”妈妈帮新新找来一块像桌子面的纸,让新新把一角剪下来,还没有完全剪去,新新就开心地叫道:“我知道啦,是五个角,是五个角!”

父母向孩子提出问题时,要多让孩子去用脑思考,同时鼓励孩子亲自动手实践,孩子在实践中不但能找到问题的答案,还可能发现新的观点,这些都有利于孩子创造能力的培养。

妙招五:教孩子掌握创造的技法

创造能力的获得,需要一定的创造性思维,但也需要有一定的技法,教孩子掌握创造能力必具的技法,孩子的创造能力才会有所提高。

墨墨是二年级的学生,他的爸妈都是老师,为了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他们不但经常有意识地对墨墨进行发散性思维、逆向思维的训练,还教给墨墨一些创造能力的技法。例如他们会让墨墨把两件物品联合在一起,从而创造出新东西;还教给墨墨理论创造的技法,让墨墨不管对于什么样的东西,哪怕是定理都敢提出质疑。

这样,墨墨的创造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一次学生创新能力的比赛中,墨墨的作品还得了第一名。

面对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父母要多向孩子问几个为什么,让孩子从事件的各个角度去思考,不仅要教孩子运用发散、逆向思维去联想,而且还要教孩子运用技术创造和理论创造的技法,孩子掌握了这些技法,运用一段时间以后,孩子的创造能力就会得到提高。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