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哈佛大学冲击
还是小女孩的时候,海伦就曾对大家说:“将来我一定要进大学,而且是哈佛大学。”坚决的,毅然决然的。在求学之路上,海伦忘记了自己是一个又聋又哑又失去视力的孩子。
接下来的日子,海伦开始为自己的大学梦想努力,进入剑桥中学,这是一条通向哈佛的捷径。不顾别人的眼神和劝阻,海伦还是进了剑桥中学,安妮老师仍然一起同行。
安妮老师跟着海伦一起学习,把老师讲授的东西转译给海伦。这是一个很正常的学校,并没有因为海伦的特殊情况而有所转变,老师们也没有教授聋哑孩子的经验,海伦只能听他们讲话、摸他们的嘴唇才能了解他们所表述的东西,而安妮老师此时也用她无限的耐心把老师讲的东西尽可能地写在海伦的手上,即使这样做还是不全面的。海伦此时也把书本用盲文抄录了一遍,然后可以和其他同学一起学习和朗读。学习是单调而艰难的,但为了能够最终实现自己的梦想,以及回馈身边这些人的爱护,海伦一如既往地勤奋和努力着。
学习进步的效果是明显的。尤其是在文史方面,在经过了老师的指导之后,海伦系统地接受了各种学术思想和认识,而且,老师们个性的鲜明、教学方式的有效性,以及对海伦的关爱都使海伦这段时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感。在质的方面,她有了一个很长足的进步。
美妙的校园生活带给海伦的不仅只有学习的一个氛围,更使她得到了同龄女孩、视听正常的女孩一起学习生活的情趣。她和几个同学居住在临近校舍的一间房子里,好像住在家里一样,她们一起做游戏、捉迷藏、打雪仗,常常携手漫步,讨论功课,高声朗读美妙的作品。海伦脱离了原先的孤单角色。
海伦就要毕业。1896 年 6 月 29 日,16 岁的盲姑娘参加了哈佛大学雷德克利夫学院的初试。
她考的是:初级德语、高级德语、法语、拉丁语、英语以及希腊史和罗马史,一共考了 9 个小时。从 6 月 29 日考到 7 月 2 日。她顺利地通 过了全部的考试,英语和德语获得优秀。
考试那天上午 9 时,专门派了一个人把考卷送到雷德克利夫学院。每个考生都有一个编号,不写名字, 她的号码是 233。因为她考试时要靠打字机答卷,所以她的身份是无法保密的。为了避免她使用打字机的声音打扰其他考生,监考人员让她一个人单独在一间房子里考试。吉尔曼先生用手语字母给她念试卷,屋子门 口有一个人在守着,以防外来干扰。
考试的科目有初级和高级德语、法语、拉丁语、英语、希腊文,以及罗马史,考试时间共9个小时。她不但每科都及格了,而且德语和英语得了“优”。之前的付出终于有了一个回报。最让人欣喜的是海伦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了一个可以进入哈佛学习的机会,可以和所有正常人一样的进入大学。
进入大学的第一天是让人欣喜的,欢呼雀跃的。这样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进入大学本身,这更重要的是对海伦一直对知识的渴求的一个肯定。海伦很喜欢一句罗马格言,似乎这个就是对她的一个隐喻:被驱逐出罗马,只不过是生活于罗马之外而已。
海伦不得已走不了寻求知识的康庄大道,而被迫去走那条荒无人迹的崎岖小路。但最终的结果,却是相同的——依然愉快而富有意义地生活在这个知识的海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