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海伦的幸福时光(1)

女生必读的榜样传奇 作者:方舟


人生之路的选择

满揣着对哈佛大学德克利夫学院的荣耀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海伦又产生很多的想法。

单就个体而言,海伦突破了常人的极限,突破了自身的局限并学会了读书、写字,甚至是写作。她是理所应当备受瞩目的,但是,有时候报道的不真实又让她很不安:其实她远没有报道中的那样的优秀。她不停地纠错,只是想告诉人们她是如此的真切和诚恳:她没有报纸上所陈述的那样隆重和光彩夺目,她更没有拿到所谓的政府机构的奖励,她渴望过着平凡人的生活,安静地思考,以及得到自我的不断地提升。可就整体而言,海伦的每一步的成长都是在很多善良人的帮助下完成的,身边的亲人、陌生人温暖的握手,都使海伦有了一个崭新的飞跃。

或者可以做点回馈社会的事情吧,海伦的这个想法早在大学的时候、或者说是在安妮老师的耳濡目染之下,早已经产生了。是的,她要把所学的东西报答给更多的人。

她懂得要感恩这个世界的,她开始思考如何才能回馈社会。海伦的成长经历本身就是一件让人振奋的事情啊,或者她可以帮助那些身处困顿的人的!她的想法单纯而又坦白。

在这期间,安妮老师终于在祝福声中完成了婚礼,海伦的独立生活也随之开始。

海伦开始为盲人事业忙碌,开始频繁地接触了这个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人。

马克·吐温,一个幽默但是又极富正义感的人,他崇尚自由、平等,个性豪迈爽朗,不拘小节,海伦被深深地感染着。他的冒险精深和乐观以及他的桀骜不逊都给海伦留下了深刻的映像。在海伦心里,除了贝尔博士与沙利文老师以外,她最敬爱的就是马克·吐温先生。

尤其是在他家里居住的那段日子,马克·吐温先生总是会带给海伦无限的欢乐和动力,在林间冒险散步、餐桌前的幽默……海伦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欢乐和愉悦。

这段时间在马克·吐温家的小住也扫去了因为安妮老师的结婚而带来的一种精神上的空虚。

海伦开始真正地关注盲人问题是从一个提案的申请开始的。

有一天,一位自称是查尔斯·康培尔的青年来看海伦,告诉她他的父亲毕业于柏金斯盲校之后,在伦敦设立了一所高等音乐师范学院,致力于英国的盲人教育,而他本人此行的目的是劝海伦加入以促进盲人福利为宗旨的“波士顿妇女工商联盟”。她很快就加入了这一组织,他们曾一起到议会去请愿,要求为保护盲人而成立特别委员会。

这个请愿顺利获得了通过,因此特别委员会也很快成立了。而海伦的工作也以特别委员会为起点,有了一个很好的开端。

从此,她开始一个系统的帮助盲童的计划,几乎把它作为自己的毕生事业。

知识点:马克·吐温

马克·吐温(1835-1910年),是美国的幽默大师、小说家、作家,亦是著名演说家、他曾被誉为:文学史上的林肯。海伦·凯勒曾言:“我喜欢马克吐温——谁会不喜欢他呢?即使是上帝,亦会钟爱他,赋予其智慧,并于其心灵里绘画出一道爱与信仰的彩虹。”

其代表作有:《竞选州长》、《汤姆·索亚历险记》、《百万英镑》、《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等等。

人生的演讲台

事实上,海伦真正开始的关于扶住盲童的工作,是调查盲人所能从事的一切工作。为此,还成了一个专门的实验室,教导盲人们从事一些手工艺一类的副业。海伦一直很反对为了给予盲人帮助,而进行所谓的拉赞助,尤其是在经历了自己的事情之后,她特别强调教会他们用自食其力的方式在这个社会中谋得一席之地。随着调研工作的不断深入,海伦对盲人问题有了更加细致的思考:迫切的提高盲人的教育水准,使他们在这个社会中赢得一项生存的方式,拥有自食其力的力量,这是最为关键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