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人间
1893年1月27日,即清朝光绪十八年十二月初十日,在中国东部沿海美丽的港城上海,在一个富有的且具有革命性的基督教家庭里,一个白净柔嫩的女孩降临人世。她,就是宋庆龄。
宋庆龄,原名庆林,亦曾写作庆琳,昵称Rosa(罗莎)。追随孙中山革命后,曾化名中山琼英、孙琼英、宋琼英、安娜、马丹,后来也常以常林泰署名。但宋庆龄的朋友们更喜欢称她为Suzi(苏西)。她是宋耀如的第二个女儿,有一个年长她四岁的姐姐蔼龄。
在宋庆龄出生的时候,宋耀如已经辞去专任的教职,转而从事实业,而且渐获成功。他一家住在坐落于绿色田野中的中西合璧风格的二层楼房里,在当地十分显眼。家境的殷实,使这里成为了孩子们成长的天堂。宋庆龄后来在致美国友人的信中,描述她家庭的生活状况:“我们这里的生活和你们那儿的一模一样。我们的衣食住行都是欧洲式的。甚至连屋中的摆设也是欧洲式的……我们家里有许多卧室、浴室和‘盥洗室’。”
宋庆龄和她的兄弟姐妹们就是在这片乐土上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但是儿童及少年时代的宋庆龄,在她接触到的社会生活中也看到了穷人,看到了不平等,看到了外国人的专横跋扈。从父亲那里,她还知道了外国列强对祖国的欺凌……并引起她的深思。
对于儿女们来说,父亲宋耀如是慈父,母亲倪珪贞是严母,但他们教育孩子们的观点却是一致的———他们反对中国“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传统观念,基督教的“博爱”思想对他们影响是如此之深,使他们认为孩子们长大后必须为社会服务。母亲还教育女孩子“身为女人不应妨碍自己成为祖国有成就、有作为的公民”,为此,他们必须具备为社会服务的知识。
宋庆龄在11岁进入中西女塾(外国教会在中国开办的第一所收费女子学校)进行学习。此前,在家里跟随由父亲请来的美国女教师学习英文和拉丁文,又向另一位中国教师学习中国古典文学。宋庆龄从小勤奋,好学深思。中学时代的宋庆龄,对许多事情更是勤于思考。中西女塾经常举行关于宗教问题的讨论会,宋庆龄是热心的参加者,有时她会大胆地提出问题。
在一次妹妹美龄也参加的讨论会后,美龄愤怒地责问庆龄:“你为什么向李牧师提问?难道你不忠实于信仰?”到美国留学以后,宋庆龄的独立思考,更多地表现为对祖国前途命运的关注和如何为祖国服务方面。
知识点:基督教
基督教,或称基督宗教,是指所有相信耶稣基督为救主的教会。它在中国古代被称为景教,与佛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
基督教在历史进程中分化为许多派別,主要有天主教、东正教、新教三大派别,以及其他一些影响较小的派別。目前基督教在全世界有约亿信徒,为拥有信徒最多的宗教。
快乐的大家庭
宋庆龄是在一个充满浓郁的宗教气氛而快乐的大家庭中成长的。父母养育了三男三女六个孩子,宋庆龄排行第二,她有一个姐姐、一个妹妹和三个弟弟。八口之家雇请了一位劳动妇女———“阿妈”操持家务。
父亲乐天慈爱。工作之余,他不时会和孩子们在林间草地游戏耍笑,教给他们一些生物和农作知识;也容许孩子们在田间小道上追逐嬉闹,采花捕虫,让孩子们的个性自由发展。母亲则较为严厉,她经常要求孩子们以宗教戒律自省,教育他们要待人有礼貌、有爱心,生活要节俭等等。父母亲还用自己的行为作榜样———乐于周济穷人,热心赞助学校和教堂公益事务等等,教育孩子要“行善、敬人”。总之,他们要把孩子们培养成为有文化,能自立,品德良好且对社会有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