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为了弄清孩子的想法,我隐藏了自己的不满,装作很平静的样子对孩子说:“你这个想法很有意思,你能告诉为什么你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吗?”
“中国奥运会金牌数目世界第一,我要用自己的行动来为中国祝福,所以我想把头发染成与中国的国旗一样的颜色。”
我强忍着想大笑的冲动,用微笑的表情对孩子说:“你这个想法很有创意,动运员都很少有你这样的创意。就拿奥运现场的那些礼仪小姐来说,她们头发的颜色和发型就很传统。”
“爸,这你就不懂了,那叫有中国特色。”孩子很认真地说。
“那你把头发染能红色,人家会不会不把你当作中国人呀?在这个举国欢庆的日子里,作为中国人真自豪,可不能被别人误认为是外国人。”我好像是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在与女儿说话。
女儿认真地想了好一会儿,突然对我说:“我还是先不考虑染头发的事情了,免得会被别人误认为是外国人!”
看看,我就是这样使女儿放弃了一个很奇怪的想法。
在八年级孩子的头脑中,总会“蹦”出很多奇怪的想法,往往他们不经过思考,头脑一热,就会宣布要实施这些想法。在这时,如果家长拒绝他们,他们反而会坚持。但如果家长都能像上面的那位家长一样,先赞同并欣赏孩子的这种想法,然后通过分析,让孩子认识到他们想法的不合理性,到那时候,一般不用家长直接拒绝他们,他们就会主动放弃这些奇怪的、不合理的想法。
另外,也许家长们都会有感受,处于青春期的孩子经常会提出一些不合理的,甚至是过分的要求。其实他们的真正目的不是真的要去实现这些要求,而是通过这些要求来试探父母,通过父母的反应来判断父母是否真的在意他们、尊重他们。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做家长的更不能直接反驳孩子了。
方法三:不要给孩子贴负面“标签”
生活中,我们总会听到家长这样评价八年级的孩子:
“这孩子头脑很聪明,但这聪明就是不向学习上用,整天想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
“这孩子就像没长脑子一样,做什么事也不知道思考!”
“这孩子总是很粗心,就凭他这粗心劲儿,他也考不上重点高中!”
……
其实家长这样评价孩子,是给孩子贴标签的一种表现,这种行为往往会使孩子放弃努力、放弃改变自己,从面真正承认家长给他们贴的这种“标签”。
我曾教过这样一个孩子,他做事总是很鲁莽,同学叫他去打架,他从不思考,跟着就去打,因此惹出了很多麻烦。我曾多次劝他,做事情之前要用大脑思考一下,但他好像总是听不进去,总是在重复这样一句话:“我像我爸爸一样鲁莽。”
听他这样说,我感到很惊奇,于是我决定去他家做一次家访。见到他的父母,我终于明白这个孩子为什么会说那样的话了。原来,孩子爸爸的性格确实很鲁莽,而孩子的妈妈又整天抱怨孩子:“你像你爸爸一样鲁莽!”“真是遗传呀,我看你这种鲁莽的性格是改不掉了。”……这样的话听得久了,孩子的性格变得越来越鲁莽。
父子之间的性格确实有遗传的因素,但是,如果这个孩子的妈妈一直在给孩子贴“鲁莽”的“标签”,那孩子就会对这种“标签”深信不疑,进而他的性格只能是越来越鲁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