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韩乔生

像男人那样去战斗 作者:黄健翔


假如用宅心仁厚来形容一个人的话,我会立即想到韩乔生老师。这也是我们一起工作的同事对他的诚恳评价。

他是前辈,但是对我们后进电视台的年轻人,从来没有欺负或看低一等。他待人宽厚,工作任劳任怨,生活乐于助人。偶尔他在工作的时候出了口误,我们也替他着急。他非常坦诚,没有老一辈的架子,经常跟我们交流。2002年世界杯,去韩国的路上,他非常认真地问我:“健翔,你帮我出出主意。你说该怎么办,才能避免失误?”

我说:韩老师,你少说一半的话就行。结果他虽然非常努力,却没有完全做到。我觉得他在2002年世界杯的时候还是比原来变化了许多,这都是他认真准备的结果。唯一遗憾的是,有时他会被准备得太多的材料噎着。韩老师误认为自己准备不足,其实准备得太多了。说的时候想得太多,一句话想把三件事都放进去。我们希望他别出差错,别让观众说他。听到观众有不良反应的时候,真替他着急,也替他叫屈,因为他是那样勤奋、敬业,任劳任怨。

刘建宏说过:“我们对韩老师的敬仰有如滔滔江水绵绵不绝”,这不是在开玩笑,因为韩老师绝对是有迷人人格魅力的一个人。雅典奥运会,他每天完成所有转播之后,又在新闻中心给北京一家报纸写专栏,写完之后大声朗诵给仍然在新闻中心坚持工作的同事。读完后,大家一乐,他也特别高兴,把邮件一发,高高兴兴地回到记者村睡觉。他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白天又参加转播。快50岁的人,精力之旺盛,令人感叹。

他是个热爱生活,又活得很细致的人。家中一尘不染,井井有条,小摆设、小装饰品的点缀无不显示主人的风格和品味。在台里,他是有名的“大张罗”,古道热肠,替同事们做了许多分外的事。

至于《韩乔生语录》,那是网络时代的产物,把许多其他同行的口误都算成他的了。每个人都有犯错的时候,而且体育解说和其他可录制节目的语言是不一样的,比赛进行成什么样都得说,没法修改,还无法提前准备,出口误是难免的。把众人的错误甚至经过胡编乱造全集中在一个人身上是不妥当的。我个人也犯过不少错误:有时候把名字叫错了,有时候舌头绕不过来了等等。

不过,时间长了,大家会体会到韩老师的人格魅力,现在很多人喜欢他。他以一己之力扛过那么大的压力,我们都很佩服。假如哪个年轻人遇到困难,他是第一个打电话安慰的人。“中卡风波”后,韩老师第一个打电话给我,嘘寒问暖,对我表示关心理解和支持。网上传言我去凤凰卫视,第一个出来辟谣的也是他。

有一年冬天,他忽然很严肃地找我说了一件事。原来,一家出版社找他,想出一本《韩乔生语录》。他觉得既然被人指责诟病这么多年了,不如干脆出本书,“挨骂咱也挨出点儿效益来啊。”他问我的意见。我们的交谈非常坦诚,我说这个问题不是简单一本书的问题,它产生的影响应该是综合的。我建议他问问妻子、儿子,看家里支持与否。他最终没有出这本书,他后来说我的建议是对的。

2005年底,凤凰卫视《鲁豫有约》节目,要做韩老师的专访。韩老师特意让凤凰的人来采访我。专访中他还提起我在世界杯的时候建议他少说话,他说我们俩是同事中关系最好的之一。我们彼此尊重、坦诚,这种关系中,更多的应该是韩老师的胸怀决定了这个局面,我很尊重他。

2004年夏天,韩老师跟我们一起去葡萄牙转播欧洲杯,开始的时候,他与刘建宏搭档组合,一起解说,而我与陶伟一组。后来因为正常的工作安排,考虑到交通、住宿等实际问题,韩老师与我搭档了几场。没想到网络上竟然就出现了极为无耻的谎言、流言,说建宏跟韩老师在比赛解说中互相抢话,导致赛后爆发激烈争吵,甚至动起了手。我们在葡萄牙看到网上的这一则流言,既愤慨又觉得滑稽可笑。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