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4节:第十九章 文王访贤(2)

姜太公 作者:焦安南


姜尚装出吃惊的样子,惶恐跪地道:"老朽有眼不识泰山,刚才皆为痴言妄语,万望文王恕罪!"文王连忙把姜尚扶起,恳切言道:"先生何出此言!今纣王荒淫无道,暴虐百姓,天下纷争,鸡犬不宁。盼先生不弃姬昌,助我匡扶天下,拯救万民!"子牙故作推辞道:"老朽深感文王知遇之恩。只是子牙乃山野之民,文不足安邦,武不能定国,恐有负重托。"

周文王听罢,直言道:"先生不必过谦。先父曾当众说过:'日后会有圣人来到周国,那时周国才能得以兴盛。'今日看来,先生就是那位圣人!我父亲盼望先生已久。今后,我就叫您太公望吧。"

姜尚道:"圣人古已有之,唐尧、虞舜、成汤皆可师之!圣人之所以为圣,无非用贤与爱民罢了。这与我钓鱼非常相似!"

文王姬昌觉得奇怪,问:"何处相似?"

姜子牙道:"钓鱼要运用三种权术,正像君主收罗贤士一样。用高官厚禄吸引人才,如同用饵诱鱼上钩;用重赏收买敢死之士,如同用香饵诱鱼来食;把不同的官位授予各类人才,如同用不同的诱饵钓取不同的鱼。垂钓之人就是为了得鱼谋生。类比之,君主无有贤士何能治国呢?"

周文王道:"讲得好!请接着说下去。"

姜子牙道:"钓丝细微,鱼饵明显可见,小鱼会来吞食上钩。钩丝适中,鱼饵味香,中鱼会来上钩。钓丝细长,鱼饵丰厚,大鱼才会吞饵上钩。鱼吞香饵,就会被钓徒所获;人用俸禄,就要臣服于君王。所以,用香饵诱鱼上钩,即可烹而食之;用爵位引人入仕,即可使他竭忠尽力!以家为基础而谋取一国,就可一举而得其国;若以国为基础而谋取天下,就可成就统一天下的大业!"

周文王赞道:"圣人见解超凡。我今欲收揽人心,请问怎样才能使天下人诚心归服?"

姜子牙认真答道:"天下并非一人之天下,而是天下人共同拥有之天下。能与天下人共享利益的人,就可取得天下政权;想垄断天下利益之辈,必然会失去天下。圣人一身而有仁、德、义、道。地生财货,能与天下人共享之,这就是仁;能免人之死,解人之难,救人之患,济人之急,这就是德;能与人同忧同乐,同好同乐,这就是义;万民乐于生存,趋向利益,能为天下人谋得利益,这就是道;凡仁、德、义、道之所在,天下人都会归向那里。"

周文王接连两次下拜,对姜尚致礼道:"先生果真贤士,代天传我诏命,姬昌怎敢有违?望先生随我进宫议事!"文王向前方招手,散宜生、南宫适、姬发等立即拥车前来。

散宜生见姜子牙竟是村野酒店献策老者,高兴得眉开眼笑说:"咱们早就见过面!进贡朝歌、营救文王,还是用了先生的仁智之策。"

姜子牙笑道:"此不过略施小计而已!"

姬昌顾不上细问,紧拉起姜尚的手,亲自扶他乘上王车。两人并肩而坐,离开了姜子牙垂钓数年的磻溪。

一路之上,两人在王车中谈得非常投机。姬昌坦诚相见道:"我多年来求贤若渴,今得太公望,如虎添翼!为兴周业,请赐教治国之道。"

姜尚略一沉思,朗朗作答道:"若论大道,莫过三常。一是君以举贤为常,二是官以任贤为常,三是士以敬贤为常。若君臣选贤任能,士子敬贤如宾,以贤理政,远其亲戚,何愁周室不兴?"

周文王大喜,称赞道:"方今上下倚重血亲,弊端多见。若尊贤代替任亲,定能扬长避短。此乃远见卓识!"

姜尚道:"若论小道,则随机应变,视天时、地利、人和而议之。"

姬昌来了兴头,他把日夜悬想的第一件心事冲口而出道:"请问太公望,何时可以进军朝歌?"

姜尚目视远方,放慢话音道:"纣王虽然无道,但目前国力尚未全尽,人才尚未全去,诸侯尚未全叛。周国虽如日初升,上下一心,然兵力尚嫌不足,国力终究有限。目下东进朝歌,前有崇国之隔,后有戎人之患,远征对战商军,实乃胜负难卜。时机未到,不可进军!"

周文王一听此言,接语追问道:"如你所说,当待何时?"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