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0节:第二十五章 辛甲佐周(1)

姜太公 作者:焦安南


第二十五章 辛甲佐周

西伯姬昌称王后,便建立起养老堂,自任堂长。他派姬奭管理具体事务,自己每月到堂中与诸老对面倾谈,大受国人称赞。说起这养老堂,是文王姬昌为表达对祖父和两位伯父的怀念而建。

文王的祖父叫古公亶父,原是周族的一位杰出首领。当时,殷王朝正开始衰败,古公亶父有心向东扩展领土,可惜自己年老,实在力不从心。他觉得自己的当务之急,是安排一个理想的继承人。他有三个儿子,长子太伯,次子仲雍,老三季历。兄弟三人都知情达理,堪称栋梁之才,但相比而言,古公亶父还是更喜欢季历。一来是季历年岁小,自幼受宠;二来,季历有个聪明伶俐的儿子,名叫昌,古公亶父特别喜爱孙子姬昌,曾当众赞道:"这孩子长大之后,定能使周族兴旺起来。"

可是按照惯例,继位的应是长子太伯,然后是次子仲雍,最后才能轮到季历。若是直接传位给季历,必然会引起族人的非议。为这事,古公亶父有许多夜晚没能睡个好觉了。

太伯和仲雍不呆不傻,看出了父亲的心思。为了周族的兴旺,他们都愿意放弃继承权。要做到这一点,只能远走高飞,离开自己的部落。兄弟俩商量了一阵,便借着外出为父亲采药之机,带领几名亲信沿江而东下,来到如今江苏无锡一带的吴地。依照当地人的风俗,兄弟二人断发文身,以示不再西归。

太伯和仲雍把周人先进的耕种土地方法教给当地居民,大大改善了吴人的生活条件,受到拥护和爱戴。不久,太伯便被吴人推举为首领。太伯死后,仲雍即位。这样世代相传,后来竟成为江南的一个强国。

太伯和仲雍离国出走后,古公亶父不久就病故了。季历办理完父亲的丧事,立即派出使者到东南方找到了两位兄长,恳请他们回国继位。太伯和仲雍拒绝了邀请,他们袒胸露臂,指着自己光秃的头顶和身上的花纹,说道:"我们已经成了吴人,不再回去!请转告三弟,让他赶快继位,好使周族尽快兴旺起来。"

使者回国报告了实情,季历宣布继位,成为周族的新首领。

这一段历史,季历曾多次讲给儿子听,在姬昌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了永久的烙印。父亲被殷王文丁杀害后,他含恨继承了王位,决心报杀父之仇。但闲下来,却常常感到负疚,自己的大伯、二伯都远在吴地,不能见面,不能赡养。他想:既然不能赡养我的长辈,就该赡养别人的长辈!于是他建起了养老堂,专门收养外地投奔来的长者和国内举目无亲的老人。

养老堂初建时期,当地老人来的不少,文王对他们一律施惠赡养。不久,他们的侄子或外甥先后找到文王,痛哭流涕,谢文王之恩,领不孝之罪,把老人一个个领回家去。因此,几年之后的养老堂,实际上赡养的都是外地来的老者了。

召公姬奭常到养老堂走动,他喜欢看老人进餐,听老人交谈。老人们来自夷、戎、蛮、狄,谈古论今,使他长了许多见识。

一日,养老堂长者正在进餐,进来一位风尘仆仆的生客。他身材瘦小,双目却炯炯有神,给人以精明强干的印象。

来者问:"哪一位是召公?"

召公道:"在下就是姬奭。长辈远道而来,请先用餐,后交谈。"

吃饱喝足之后,瘦老头便开口讲话。他侃侃而谈道:"自今日始,咱们就是一家人了。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我叫辛甲,原为商纣臣子。身为谏臣,岂能不尽心事主?但我自事纣以来,盖七十五谏而不听,所以弃纣而西来,归顺文王,决心佐周灭商。"

姬奭一听,喜出望外。养老堂建成以来,外地老人慕名而来年年都有,但会面倾谈国事者少,侈谈家事者多。有如今日,当面直言佐周灭商者,唯辛甲一人而已!

召公认定辛甲是一位贤人,便将他安顿,然后匆匆回宫向文王如实禀报。其时正值百官在朝,文王说:"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今有殷纣之谏臣西来归依,礼应亲自迎之,众卿以为如何?"

上大夫散宜生道:"朝事已毕,百官自回府去。主公只带三五人相访即可。"众人赞同。

文王令百官散朝,自带了散宜生、闳夭、太颠、姬发、姬奭五人,驱车前往养老堂。

养老堂的长者无人不识文王。他们看见文王下辇,带了近臣和太子进院,便争先恐后离座出迎。堂内只剩下辛甲一人。

文王进得正堂,辛甲便双膝着地,匍匐相迎。

文王说:"你是贤人辛甲?"

辛甲道:"罪臣不敢当。"

文王双手扶起辛甲说道:"以臣事君,各保其主,你何罪之有?七十五谏而不听,足以证明你为国为民,其错在纣王有眼不识贤士。"辛甲听罢,眼中晶莹有泪。

众人落座后,文王说:"贤士西来,对寡人有何见教?"

辛甲却发问道:"文王远敬何人?近师何人?"

文王道:"远敬尧、舜,近师祖、父。"

辛甲说:"尧、舜乃古之圣人,可敬也!其圣在任人唯贤。尧在帝位,咨询四岳伯夷,四岳推举虞舜作继位人。舜受各种试验后,摄位行政。尧死,舜正式即位。虞舜年老,照样咨询众人,选出禹来摄行政事。舜死,禹即位。禹在位时,众人推举皋陶作继承人。皋陶死,又举皋陶子伯益作继位人。禹死,其子启夺伯益之位而自立。禅让制度从此废弃,但任人唯贤之风不可废也!商汤用伊尹,武丁用傅说,文王以史为鉴,治理周国自有良方!"

文王道:"言之有理,愿听续论。"

辛甲说:"文王近师乃祖、乃父,却恐失之有偏。"

文王感到出人意外,惊问道:"此话怎讲?"

辛甲道:"岂不闻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文王也应该以夏桀、殷纣为师,只不过要反其道而行之罢了!殷纣沉迷酒色,文王可禁止饮酒;殷纣暴虐害民,文王可敬忌裕民;殷纣不知稼穑之艰难,文王可穿起平民之衣,下田劳动,借以知道农夫的辛苦;殷纣招诱奴隶,为其他小国所怨恨,文王可定出法律,谁的奴隶归谁所有,不许他国他人藏匿,如此等等。总之,凡殷纣之所为,在文王则所不为,文王岂不就令天下之人归心了吗?"

文王和几位大臣不约而笑,养老堂里充满了欢乐的气氛。

文王说:"辛甲贤士,寡人欲封你为上卿,让你为周尽忠,为民效力,不知你意下如何?"

辛甲原本就对文王慕名已久,今日相见,果然是求贤若渴,便深施一礼道:"辛甲愿为文王效劳,不遗余力!"

文王说:"那好,收拾行囊,随朕即刻进宫。"

文王姬昌安排好辛甲的职务后,心中异常高兴。他想:我久慕尧、舜善于用人,今日也算做到野无遗贤了!应赶紧将此事告诉王后才是。于是,他脚步匆匆地走进后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