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学期后,苏海招徐晴至自己偌大的实验室,用从未有过的郑重语气说:“我接下一个科研课题,做数学理论方面的修补和研究,你要不要参加?我敢说,这个机会非常难得,对你帮助极其大,就算是十年,我们也未必能遇上一次。”
帮苏海做课题也不是一次两次,从未见过他态度这么认真。徐晴惊讶,没有立刻答话,思考了半天后说:“教授,是什么项目?我的能力未必……”
“是什么项目,你到时就知道,你的数学知识可能是差点,但是我看重的,主要是你的逻辑思维能力。念书多的专业人才要多少有多少,思维方法的重要性远远超过技术方面的难点。徐晴,你是我教过的最出色的学生,在数学上的天赋让人震惊。”苏海越说越激动,双眼发亮,“你需要花大量时间在这个课题上,需要随传随到,而且,持续的时间也不会太短。”
徐晴聚精会神地听着。
“但是,这是非常保密的课题,任何资料都不许带出实验室,对任何人也不能多说一字半语。你还需要签几份协议,”苏海指了指桌上的一沓看起来非常夸张的文件,保证说,“不过我敢说,你一定不会后悔。”
你和姜洛生之间的关系需要大量时间修补,徐晴告诉自己;可那时她脑子短路,诡异地点点头说:“好,谢谢教授,我一定尽力而为,不让您失望。”
后来她才知道这是怎么样的课题,而苏海为了让她参加研究队伍,对上级做下了怎么样的保证,不过那都是很多年后的事情了。
徐晴头一次知道学校有这么大的一个实验室。她进入实验室那天起,就察觉到这个课题的机密程度可能比她想象的还要高级。每个房间都是用隔音玻璃挡开,来往大都是计算机、物理、数学方面的专家,做最基本工作的起码都是研究生,全部人员,只有她一个本科生。
徐晴跟着其他几位师兄师姐分在实验室尽头的一个房间,屋子里到处都是文件,尤其引人注意的,是屋子中央放着的一台价值数百万的小型机,体积庞大,占据三分之一个房间。这台机器确实有用,个人电脑上运算一天才能得到答案的问题在小型机上不过几秒钟。大家都说:到底是钱堆出来的。
忙忙碌碌地干了一个星期,一屋子人依然是一头雾水。谁都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都是各个屋子送出来的需要核对计算的东西,五花八门,看似没有任何规律可循,但大家心里都有数,恐怕不是等闲的研究。
流言这个东西,往往是越禁越传,数个星期过去,各种版本的流言也渐渐传到徐晴所在的数学实验室。几位师兄师姐大为兴奋,私下说:“莫不是中国的曼哈顿计划?”
这话让几位教授听到,给严厉地呵斥住,于是大家更高兴了。
徐晴的理论知识比较比不上博士硕士,干得辛苦之极,好在屋子人多又团结,有空就指点徐晴。因为太忙,跟姜洛生的见面次数越来越少,几周都不碰面也是常有的。就连最近的碰面也是偶遇,不论在路上还是在图书馆,无一例外,都是匆匆打个招呼,歉疚地一笑就离开。
跟她相比,室友们似乎更容易遇到姜洛生,丁若薇每天都汇报情况给她,例如“姜洛生在建筑学院很受欢迎啊”,“我最近看到他跟一个女生总是一同出没,那个女生还很漂亮”之类,徐晴事情繁多,忙得简直要炸锅,脑子里除了三元偏微分方程就是一串串复杂的数字,这些琐事让她不堪其扰,干脆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
发现自己的话成了耳边风,室友们也是无奈居多,最后也干脆不提,徐晴的脑子才得以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