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腊八·拜师(1)

勿忘 作者:因爱


腊八是个大日子。几百年后的我,似乎连哪一天是腊八都搞不清楚,更不要说记得吃腊八粥了,想起来就吃一次,想不起来就算了,似乎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但是到了这里就完全不同了,清朝可以说是最重视腊八的朝代。

今年跟往年一样,后半夜就起身准备腊八粥,因为腊八粥是要先上供用的,所以得由福晋压阵。我们一干家眷忙着在各个厨房穿梭,监工并准备供品。

腊八粥是连着熬了几天的,到了腊八一早,终于起锅,供过了之后,头一份儿就是送进宫里,接下来的就依次送给兄弟姐妹,分给下人,中午之前要送完,最后才是家里人自己吃的。

我们送人人送我们,这边宫里粥也赏下来了,皇上赏的,德妃赏的,还有礼部准备的,一家人又是忙着领赏又是准备打赏,那边大阿哥、三阿哥、五阿哥、七阿哥、八阿哥、九阿哥、十阿哥、十三阿哥、十四阿哥府上都送了腊八粥过来,又是呼啦啦一群人,几大锅黏糊糊的粥。

这送来送去是把我搞得头昏脑涨——头两年过年的时候我还特别兴奋,古代人过年就是比现代人有年的感觉,从腊月一直过到正月——这两年下来,新鲜劲过去了,我已经开始害怕过年了,事情繁杂得简直让我想杀人然后自杀,真是佩服福晋的忍功,忍人所不能忍。

而胤■也是格外重视腊八的,他是虔诚的佛教徒,这里面有典故。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腊八”是“佛祖成道纪念日”。所以他格外重视,每年不到腊八就准备好各色豆米果品送到各大庙宇,以做腊八粥。

好不容易约莫到八九点的光景,我才有空抽身。带着轻寒转到小厨房里,我自己让下面的小丫头给我留了一个小炉灶,上面煮的是我熬了两天的腊八粥,现在也差不多可以了。虽然我的爸爸是大厨,但是我自己很少下厨房,来了兴致才会去做一做。

轻寒盛了一点尝了尝,说:“平时也不见格格动手,谁知竟这么老到,好吃得很呢!”

我得意地笑了起来,我可是请教了苏默止的。

让轻寒装了几个食盒,吩咐她去送给小楼和默止,又叫上两个丫头,让她们送到我的娘家去。

轻寒笑着说:“这就剩下不多了,再给四爷留些,我们可就吃不到几口了。”

我笑了说:“谁说要留给四爷了——今天不知多少人巴不得地想给他煮腊八粥呢,我不去凑这个热闹。这剩下的,总够我们吃个饱了吧。”

轻寒装好了食盒,说:“那也是,不过格格也得意思意思吧。”

我将她推出门,说:“行了你,意思意思,放心吧,我早给他准备了有意思的东西了,保证他印象深刻。”

轻寒行动利落,很快就回来了。

“小楼姑娘感动得要死,说从没有人真心为她熬过腊八粥,说格格若是男儿身她必定以身相许。”轻寒笑嘻嘻地说。

我也笑了,说:“那边默止说什么?”

轻寒说:“苏先生夸粥味道好,又问有没有给小楼姑娘的份儿,若是没有就从他那里分一半给小楼姑娘。”

我心里一动,这个男人,是既可共富贵也能共贫贱的。于是点点头,说:“你可记住了?”

轻寒摸摸额头说:“记住做什么?”

我说:“下次见到小楼学给她听啊。”

轻寒笑了。

正说着话,前面说四爷已经从宫中回来了,让家里人聚了,一起吃腊八粥。

到了前面,丫头婆子站了一地,孩子都被领了过来,一起分食腊八粥。

整个过程很是沉闷。胤■坐主位,一言不发,先是吃了宫里的,吃上三口。然后是各府上送过来的,都混在一起,盛了一点,又是只吃三口。还有寺院里送来的,三口。最后是自家的,三口。大家都默默跟着吃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